主题:【原创】历史与战争发展的规律初探,兼与华虎晨枫诸兄商榷 -- 顾剑
促使我写这个帖子,是看了华虎兄在楼下写的“军力发展要平衡”的回帖,在晨枫兄“美军作战经验优势”那个帖子的回复下面。
我的看法,华虎兄的整个推论过程依赖于一个隐含的假设前提?未来战争的形式问题,也即是将来的战争,战线和规模是“可以”扩大的。因此才有“平衡”这一说,也就是说“平衡”的军力要厚重,要能兼顾全面战争。
我觉得这个前提在将来会越来越有问题。从战争史的角度看,全民战争和精兵主义,一直在交替地出现。从全民皆兵,到战车出现以后兵器系统的作战效能大提高,但成本也高了,所以军队动员的百分比在可动员兵员里面应该是下降的趋势。随着步兵成为战场主导,战争规模又开始扩大。骑兵,尤其是重装甲骑兵出现,武器系统的效能和成本又上升,一个重装骑士可以顶几百上千平民步兵,可是很少人能装备得起这个系统。后来长弓和火枪出现,战争又普罗化,昂贵的装甲不起作用了。再后来,军队职业化,因为早期的火枪和炮要很好训练才能用,职业化的军队,又是一个昂贵而高效的作战系统,所以近代战争的规模又小了。好几万拿着原始武器甚至火枪的乌合之众,打不过一小支熟练掌握火枪的职业军队。再然后,从拿破仑开始,武器成本和掌握的难度降低,社会经济发展,出现了全民动员和总体战,以二战为顶峰。这是最近的一波全民战争的浪潮。这个浪潮在二战以后开始退潮,不是因为核武器,而是即便常规武器也出现极少数精尖武器的效能远远超出一般武器,但成本也越来越高。
总结以上历史波形发展的规律,这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作战形式和武器系统,在发展中不断地自我否定:新武器系统伴随着新战法和新军事思想,从一件顶几百几千上万件的精锐武器系统(也包括运用它的职业军队,因为决定战争的是人而不是死的武器),造价成本非常昂贵。直到这种系统被普罗武器所淘汰,或者随生产力发展而本身普及化。这种否定之否定的螺旋上升的趋势,背后的动力,是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从这个规律出发,我认为,我们处於又一次从普罗战争向精英战争转化的过程中。以后的战争,只会规模越来越小,时间越来越短。
再抛开以上这些形而上的历史归纳,仅仅就说现代战争的事实:人类会越来越依赖高度精密而高成本高效率的作战系统(again, 我不是唯武器论者,这个作战系统,也包括军事思想和军队)。俗话说,“有什么武器打什么仗”,以后几百年,恐怕都很难再出现象一战二战那么大规模的战争了,大家都作外科手术,打局部战争。就算你想扩大战争规模,打一场全民皆兵的战争,别人也不会跟你打。打掉了一国复杂而精密高效的作战系统,其余皆不足畏呢。更何况,未来的战争,也应该不是以对国家民族的全面占领和征服为作战目的。
这就是我不同意华虎兄等几位朋友的观点的原因。倒不是我觉得我们就应该按美国的方式打仗,而是就事论事,我觉得美国的军事体系,放在大历史的背景下,可能更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你想打全面战争,别人不会跟你打,而前一阵所谓“超限战”的理论,不能致对手于死地,反过来却会给自己造成恶劣的影响,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主意。
以上是我基於对人类军事史上的现象的观察和理解,再加上一点历史唯物主义的哲学指导,作出的判断。不过作为一种理论和军事思想,还有很多不能自圆其说的地方,对历史的观察和解释也很不圆满,这是因为学问所知有限。正好因为看到华虎兄的回帖,就随便写出来,请各位指正。
从战斗的角度来说,顾兄的看法无疑是正确的;扩大到“相似对手之间的战争”,这也是正确的。武林高手过招,功夫高的胜,而不在人多势众。然而,“赢得战斗但输掉战争”的事情历史上不少见,美国人似乎长于此道,其中的道理很简单:战斗的胜利的累积不等于战争的胜利,如果战争起因的因素没有解决,更多的战斗只能加深危机。换句话说,战争的精英化并不由军事技术优势的一方所决定,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赢得引起战争的政治层面,这依然是赢得战争的关键。克劳斯维茨没有错:战争是政治的延伸。甚至可以这么说,精英化的战争只是军事技术领先的一方所希望的战争形势,并不一定是所有未来战争的主导形式。军事技术的发展也是双刃剑。电子技术的发展,使简陋的自制武器也可能具有一定的智能,用手机引爆遥控炸弹就是20年前只有高技术军队才可能实现的事。用模型飞机加GPS完全可以制成简易的导弹,用于攻击暴露和无防空目标。这些都是扩大战争的很现实的手段。美军在伊拉克的问题不在于缺乏高技术的军事手段,而在于丧失了作战弹性,换句话说,在战场作战方式偏离军队建设的预想情况时,应变能力急剧下降。在军事上,美军现在需要的不是更多的高精尖装备,而是二十万步兵,在对手可能出现的地方就地威慑,而不是躲在几个孤立的兵营,时不时出击一下。在政治上,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我也就是纸上谈兵,还望顾兄指教。
顾兄所言甚是,由此想到了邓稼先的遗言,不要让人家把我们甩下太多。我觉得这就是这个问题的答案。
之所以美军的战争系统高效。不外乎卓越的侦查能力和强大的远程精确打击能力以及兵力投送能力。这是技术代差决定的。假定这个现实为前提谈论的话就没什么好说的了。西班牙征服印加帝国的翻版而已。但是同时代西班牙和明朝政府一些摩擦战就看出来无法重复那样的绝对优势。中美之间最终的冲突在有核条件下是不可能以大规模战争为手段的。别的不说一颗战术核弹就是一个航母编队。几颗地地导弹f22没上天就被打瘫在基地。卫星系统被破坏失去对战场的监视能力。如果这些能够实现双方除了互扔核弹还能做什么呢!这一点不是新思路。我们所说的恰恰是中国这样的大国和美国发生代理局部冲突时候的情况。光看看中国的边境线在东南亚东北亚中亚的影响力就知道扩大战线并不是什么难事。美军是不是有这个能力同时应付多条战线的 战事并战而胜之。这是有先例的。冷战时期。苏联用的就是这个方式。越南,西欧,中东拉美,非洲四处起火美军只能节节败退。除了以色列这样的高素质国家其他的代理人并没有发挥多少美军技术装备战术思想的优势出来反而出现了国军抱怨美式火器射速太快弹药补充不易,伊朗飞机趴窝飞不起来 ,一些国家美式空军事故频传之类的啼笑皆非。远不如107火箭炮rpg加ak47的草鞋帮。当然这在当时并不落后多少。但是毕竟能看出他搞精兵政策在对抗世界级大国时的致命缺陷。我觉得这是美军一定存在的缺陷。但是前提是我们不能被他甩太远。在对抗中利用这些缺陷才有意义
这种否定之否定的螺旋上升,在防御性能和进攻能力的问题上表现得更有意思:
凡是精英战争的时代,必然是攻防并重的。
例如战车的年代、重骑兵的年代、今天的美军。
然后下一个大众战争的时代,其开始就是突出进攻能力,先解决打不打得死的问题,防御性能可以牺牲掉,然后用数量加战术解决问题。
例如早期的全民皆兵年代、火器出现之后的军队。
当然,从整个武器的发展历史来看,防御能力是越来越落后于攻击能力的——没办法,生产力的发展就是偏爱攻击能力,防御能力也在提高,但是攻击能力是在指数式地提高。
例如古代士兵有盾有刀剑,刀剑砍不砍得动盾在两可之间,攻防是平衡的。今天的士兵手执可以射穿几毫米钢板的步枪,但是身着布衣。因为要防御枪弹代价太大了,还不如减轻负担有利机动和隐蔽。但是这一场伊拉克战争,美军又开始增加步兵的防御,搞了大量陶瓷装甲,把该死的变成了伤的,把该伤的变成了没事的。这到底是强弱过于失衡的时候出现的特例,还是我们正在向精英战争转化的有力证据呢?
又例如二战中的战列舰装备几百毫米的主炮,自身也有上百毫米装甲,但是并不能提供很有效的防护——“两条战列舰互射就像两个鸡蛋拿着大锤对敲”。今天的海战主力驱逐舰护卫舰都只有几毫米的钢板,却装备射程几十千米上百千米、装药数百千克的反舰导弹,只要直接命中非死即残。怎么说呢,原来今天的海战是“就像两个果冻布丁拿着手榴弹相互扔”?
单纯就军事而论,先进的军事思想和作战系统,只管打赢仗。能否赢得和平,这个不管。象现在美国这样,能赢得战争却不能赢得和平,大家也都看得出来,是政治层面的问题了。其实美国人需要的,不是再多20万步兵,而是政治解决的方案,比如百年前英帝国统治殖民地的那种智慧。那是另外一个问题。常规军力的扩张,不是一个解决的办法。
应该说这不是一个单纯的政治问题,也是个很现实的军事战略问题。美军以前就强调过打“两场半”战争,只是后来把规模缩小了。这证明兄所说的,确实是个现实的思路,美军也考虑过。
从另一个方面讲,也只有大国之间的低烈度战争,才能这样处处点火,把战线拉得那么长。但是凡大国,又是没有让美国在军事技术上拉下代差的大国,其本身娇贵的坛坛罐罐也多,本身被做起外科手术来也容易,其实是不敢这么打仗的。就拿我们来说,讲白了,中美之间要在台海有所动作,任何一方都要事先确定对方不会出手才敢动,否则政府不敢真打呀。至於代理人战争,今天的这个世界,大家嫌贫爱富,愿意给老美当代理的不少,波兰,巴基斯坦,土耳其,中亚几个俄罗斯国家说不定也想争取进欧盟。如果这么说起来的话,美军准备一场半战争,甚至只准备两个“半场战争”,其实也是够了。就拿目前的局势来看,不但台海打不起来(军事上主动权在我),就连伊朗和叙利亚,我肯定也打不起来(这个军事主动权在美国)。当然,这个又是政治层面的问题了。
“两个鸡蛋拿着大锤对敲”。“就像两个果冻布丁拿着手榴弹相互扔”
不过“论全面战争与精英战争两种形态和攻击/防御能力的此消彼长之间的关系”这个题目,我以前从来没有想到过。有启发性啊,是个新奇的论题,以后有机会要好好想想。总统是念博士的吧,“博士会自己找课题”。
咱们大家都是纸上谈兵,坐而论道。论多了,没准真出个军事思想家什么的。所谓“思想家”,就是不用打仗,整天坐在家里瞎想的,瞎想家。
先进的军事思想和作战系统,要配合得上国家的大战略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否则就变成了晨枫所说的,“在战场作战方式偏离军队建设的预想情况时,应变能力急剧下降”。
普罗还是精兵主义,不是个单纯的技术问题...
其实战列舰互轰也可以比作西人蠢汉打架 -- 互相扭住对方,举起拳头,花上半分钟瞄瞄准,“轰”地一拳擂过去,另一方龇牙咧嘴地忍着,忍不住的就轰然倒地,忍得住了就轮到他来举拳头瞄准...
顾兄这篇通过对军事历史的发展规律推演出未来战争性质,有高屋建瓴之势。只是我觉得似乎忽略了一个因素 --- 核武。
历史上各时期的普罗-精兵-普罗这种螺旋发展态势,其内在共性是,交战双方都没有战略武器。这个特点并不适用于今天的中美两国。
所以按顾兄的逻辑分析,中美一旦开战,中国想与美国打全面战争但人家却能有效避免被你纠缠住,并可以对中国实施有效的外科手术,彻底打烂中国的作战系统,然后中国对台岛的军事威胁就不足虑了。
好像是这么个意思吧?如果理解有误还请顾兄纠正。
我觉得这里忽略了核武因素。按照我的看法,如果忽略核武因素 美国当然有很大概率打瘫中国作战系统。但一旦加进核武因素,情况就变得复杂起来 --- 中国不等自己的作战系统被打瘫,就会开始打核武的牌。中国不必真的动用核武,只须威胁一下“你再这样打 我可要动核武了!”,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 make this threat real,您说美国会怎样应对?他还能怎样应对?除了跟中国坐到谈判桌前,他还有什么更好的招数可走?(当然中国也是一样)
所以我同意顾兄的“未来战争不可能是全面战争”这个推测结论,但顾兄由此而引出的一个衍生结论“中美开战后美国可以完全按照自己最舒服的方式打并且能打瘫中国作战系统、消除其军事威胁”,这个我是不认同的。
顾兄下面又提到,中美之间不太可能开打,这个我们大家看法又一致了。我觉得正是因为美国也看出跟中国这样的核国家打局部战争 玩儿外科手术,最终的结果必然是把对手逼到绝路上要跟自己拼老命。所以美国虽然拥有局部战争上的绝对优势,却依然不敢与中国开战。当然中国更没必要惹美国。说到底,做兵棋推演做到最后,美国会发现自己真正忌惮中国的,还是中国的核武。
所以如果中美一旦开战,美国局部常规作战方面的优势会马上凸显出来,但美国也只能满足于占一点便宜,却不敢逼人太甚。这个时候就要看中国方面的作战意志了。按照正常推理中国的作战意志明显强过美国,所以吃点亏还是会继续坚持,战事这样发展下去显然对中国更为有利。美国既不敢敞开了打,跟中国对耗又耗不起。这些我相信美国人都会推演出来,所以他们不会容忍台独势力真有什么动作的。
不知以上逻辑有何问题,请顾兄和各位指教。
拳击比赛就是,双方就是比拳头的硬和谁挺的久,基本上没有什么灵巧的。
人类社会的科技水平发展最快的就是跟战争相关的科技,特别是在近代之前这个趋势更加明显。
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