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棉妈论语别解 -- 王小棉她妈

共:💬190 🌺1176 🌵2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家园 棉妈论语别解(五十)—只顾自己与心怀天下的区别

5·26 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原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颜渊和子路两个人侍立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何不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用坏了也不抱怨。”颜渊说:“我愿意不夸耀自己的长处,不表白自己的功劳。”子路向孔子说:“愿意听听您的志向。”孔子说:“(我的志向是)让年老的安心,让朋友们信任我,让年轻的子弟们得到关怀。”?

某天上课就来了俩学生。孔子一看,也别讲啥了。就问这俩人说你们说说各自的志向吧。子路爱出风头,所以一定会是子路先说。子路想着,每次都是老师讲这个那个的,可轮到我发言了。子路说完了颜回说,颜回也说完了,二人求表扬而不得,于是子路又先耐不住:老师那你说说您的志向我们听听。

这一小段对话表明了三种思想境界。

子路的志向还停留在个人的物质层面。拿现在打比方,子路的志向要开辆好车,要穿名牌,然后当然还想到了周围的人,所以他说和朋友一起享用。颜回比他的追求要高尚一些,颜回追求的是精神方面的自我满足。就跟现在许多鸡汤文写的那样,追求个人精神的崇高和心灵的修行。而孔子的志向呢?是心怀天下。

三者高下立判!

深刻理解这段话后再去看一个人的语言行为基本上就可以判断一个人的思想境界了。

是围绕着我的个人物质生活呢?是围绕着个人的精神追求呢?还是围绕着其他人的福祉呢?

当然,整天骂党国不好的人,其动机基本上和他人的福祉无关,那些人只是在发泄自己的欲求不满罢了,且还是物质层面的欲求不满。

5·27 子曰:“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孔子说:“完了,我还没有看见过能够看到自己的错误而又能从内心责备自己的人。”?

这话还是发牢骚。发牢骚的对象应当是当权者。联系上下文来看,孔子这是对于当权者既不能在公德上不念旧恶一心为国,也不能在私德上坚持“直道”,在个人志向上也不能心怀天下而是追求个人私利而发出的感慨!他认为现在的当权者根本就不知道反省自己错在了哪里。所以后文才会气得说“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人们往往把聪明都用在了挑剔别人的错误与缺点,轮到自己却装了傻。和前面所说的宁武子的做法正好相反。这里的感慨呼应了前文,当然,也引出了后文。

?【原文】?5·28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孔子说:“即使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那样好学罢了。”?

首先说这句话呼应前文。好学,学习本身也包括自我反省与自我修正。骂完当政者了,孔子自己要谦虚一下滴说。

他说自己的忠信也和平常人水平差不多,在只有10户人家的小村子里就应当有像他那样讲求忠信的人。但是,但是的后面就不谦虚了,他说别人只是忠信而已,不如他好学,也就是学道和习道,那结果怎么样?别人的的忠信也就是愚忠愚信而已,对统治者没什么用处。也就是别人即便忠心有了,还是不会做官。奴才奴才,即便是奴也得有才才能胜任。

所以这里孔子所要真正要表达的意思还在于人要时刻不忘学习,不忘自我反省与自我修正。就好比现在,一个人再给领导宣誓效忠,可业务不通管理不会也是白搭。

通宝推:mezhan,
家园 棉妈论语别解(五十一)—背后人说好才是真的好!

雍也篇第六

本篇还是主要讲孔子对诸弟子的评价。此外,本篇还涉及到“中庸之道”、“恕”的学说、“文质”思想,也包括如何培养“仁德”的一些主张。?

6·1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孔子说:“冉雍这个人,可以让他去做官了。”?

听说书经常会听到面南背北的说法。最大面南的boss是皇帝。皇帝以下,也是以面南为尊。所以,这里的可使南面,指的是可以当官了。古代以面向南为尊位,是因为衙门口朝南开。面向门口的方向在心理上更有安全感,对其他人位置再高一些,也更有权威感。

从这里往后还有多处孔子肯定冉雍的文字。

一个人在职场上被人当面夸奖不稀奇,能被人背后说好那才是真的好。

【原文】?6·2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无乃大简乎?”子曰:“雍之言然。”?

桑伯子此人生平不可考,在当时应当是个政治明星。在这里,冉雍问孔子对他的从政能力的评价。

?

冉雍问孔子:桑伯子这个人怎么样(元方,你怎么看?)。孔子说:“此人还可以,办事简要而不烦琐。”仲弓说:“日常内心恭敬严肃而办公行事简要,像这样来治理百姓,不是也可以吗?(但是)日常自己内心轻慢,又以简慢的方法办公事,这岂不是太拿公事不当回事儿了吗?”孔子说:“冉雍,这话你说得对。”?

孔子比较推崇的“简”,按照我的理解,不仅仅是办事简明扼要,不烦琐,不拖拉。这些现象的背后折射的是一个人的从政理念。办事简要,指的是就事论事,以结果为导向,办完拉倒,既不谋求在办事过程中得到什么好处(比如等着当事人来送礼等),也不谋求因为办公事而得到个人的某些名声。总而言之,只有办事的过程中没有掺杂个人的名利思想,那按章办事没有什么需要拖拉的。就是现在也一样,如果一个人到手的业务按流程该咋办咋办,那就没啥说的,删繁就简。反过来卡在了某个流程又没什么明确的说法,多半就是办事的人有私心了。

当然,任何事情都有个假设前提。假定办事的人日常处事就马马虎虎,什么事都不分个紧慢对错,那在办公事的时候也可能稀里糊涂,看着是办事简要,但也有可能只是暂时掩盖了矛盾,却留下了更严重的隐患。

其实孔子的话并没有错,只是没有加假设前提而已。因此孔子听完仲弓的话以后,只能表扬冉雍。总不能事后诸葛亮再来两句“也是这么想的”我吧?这里也可以看出孔子的情商不是一般的高!

通宝推:mezhan,
家园 棉妈论语别解(五十二)—管好自己真的好难!

【原文】?6·3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

鲁哀公问孔子:“你的学生中谁是最好学的呢?”孔子回答说:“有一个叫颜回的学生好学,他从不迁怒于别人,也从不重犯同样的过错,只可惜短命死了。我的学生里现在没有那样好学的人了,(我的学生之外)也没听说谁是好学的。”?

颜回是孔子的得意门生,所有的学生怕是对他的评价最高了。在这里,孔子对颜回的评价特别谈到不迁怒、不贰过,可以想见做到这两点有多难得。因为这两件事其实就是说人要管好自己。世人多认为当官好好啊,因为想的就是管别人么总是比管自己要容易些。岂不知若要做好官,首先还是要管好自己。只有管好自己,才能管好别人。

咱先说不迁怒。

迁怒是很坏的一种行为,连续的坏情绪的传染会使事态扩大化。心理学有个踢猫效应说的就是迁怒导致的后果可能会坏到不可收拾。

一父亲在公司受到了老板的批评,

回到家就把沙发上跳来跳去的孩子臭骂了一顿。

孩子心里窝火,狠狠去踹身边打滚的猫。

猫逃到街上正好一辆卡车开过来,

司机赶紧避让,结果撞上了出来追猫的孩子。

孔子说的不迁怒就是不把对某甲的怒火发到某乙的身上。这里的某甲,通常是自己有火也不敢发的人。而某乙呢?恰好相反,是没理由也可以做出气筒的人。当然还有一种迁怒是由甲事迁怒到乙事!因甲事发火名不正只好另找理由!

虽说发脾气是修养问题,可许多人是不这么认为的。发完脾气过后只会说我这人脾气不大好,没人会自我检讨说我这人修养差。而迁怒则更是因惧怕强者转而把愤恨报复在弱者的身上。因迁怒而发脾气叫乱发脾气,乱发脾气是不分对错的,只看是不是倒霉赶到点子上了。所以迁怒实不应是君子所为。

有的人认为自己有脾气是真性情,其实这是极端自私的借口。因为绝大多数情况下,脾气都是发在了爱自己或者怕自己的人的身上。一个人脾气坏最本质的原因是没有自信心。

我曾在网上这样劝过一个女孩:

你说你男朋友爱发脾气,你可以细心观察分析一下,他是对所有的人乱发?包括父母亲戚和同事上司,还是有选择地对亲人和不怕得罪的朋友?

发脾气可以细分成对自己不满意乱发脾气和对周围的人不满意乱发脾气。对自己不满意的话发完脾气后悔,且对周围的人没有选择。这样的人,如果自己有一些能力,并且还能够自己反思的话,功成名就以后,脾气有可能改好。--这个还要从其他方面来看其人的本质。

如果是有选择地乱发脾气,那就是对周围的人不满意,对社会不满意,这样的人没有悔意且改掉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发脾气,尤其是对包容他的亲人和弱者乱发脾气,只能反证一个人的懦弱与残忍。

再说不贰过。

不迁怒很难,不贰过更是难上加难!

一个人克制一点可以保证自己不发脾气,不乱发脾气,但没人敢保证自己不犯错误,包括不犯相同性质的错误!

如果一个人可以不犯相同性质的错误,那么这个人一定有大作为。

为什么说是不犯性质相同的错误呢?因为一个人犯错不可能是一摸一样的,但如果性质相同,那也算重复错误,这说明没有吃一堑长一智,立场不坚定,思想有问题。

比如有人曾被某传销骗了,后来又被电话中奖骗了,看起来好像这是两种错误,其实性质都是一样的,都是因妄图一劳永逸或者不劳而获而导致的。如果思想上牢记天上不会掉馅饼,勤劳才能致富,那苍蝇也不会盯上来了。

办公室里一个人做事不停出纰漏,表面看起来犯的错误也不一样,但究其实质还是一样的,就是不用心,不尽心。职场人绝大多数做的都是事务性工作,能力不胜任的情况是很少的。做不好是内心就没有把工作当回事儿,连基本的拿人钱财与人消灾都没做到。

讲到这里想起来我们出去实习的学生。据说去事务所实习最后留下来的都是最抗骂的学生。我分析原因可能有三个,第一,新人干活就少有不出错的,错了就得挨骂;第二,虽然犯了许多错误,但错误的性质是不太一样,骂完就改了算得孺子可教;第三,骂了就自尊心受伤或者骂了还犯相同错误的人后来便没人去骂了了,赶走了事。可见混职场的必备条件是不犯相同的低级错误。小说《绿山墙的安妮》里面的小安妮曾经很自豪地跟玛丽拉说“你没发现我有一个优点,就是一个错误不会犯第二次吗?一想到错误总有犯完的一天,我就非常开心了!”虽然按照矛盾论的说法错误不会犯完,但如果能做到不贰过,那至少是一直在进步。

不迁怒,不二过。一个是如何对人,一个是如何做事。孔门七十二贤,也就颜回做到了,可见做到之难。不过我等凡人,即便做不到,拿来要求一下自己总是可以的,多照镜子,法乎上得乎中么!

通宝推:mezhan,diamond,
家园 棉妈论语别解(五十三)—君子救急不救穷

【原文】?6·4 子华使于齐,冉子为其母请粟。子曰:“与之釜。”请益。曰:“与之庾。”冉子与之粟五秉。子曰:“赤之适齐也,乘肥马,衣轻裘。吾闻之也:君子周急不济富。”?

公西华出使齐国,冉求替他的母亲向孔子请求补助一些谷米。孔子说:“给他六斗四升。”冉求请求再增加一些。孔子说:“再给他二斗四升。”冉求却给他八十斛。孔子说:“公西赤到齐国去,乘坐着肥马驾的车子,穿着又暖和又轻便的皮袍。我听说过,君子只是周济急需救济的人,而不是周济富人的人。”?

孔子当政,派公西华出使齐国。冉求大概管内务,于是请求给公西华家一些补贴。孔子答应给了,只是不太多。于是冉求自作主张给了一大笔钱。粟五秉具体是多少不知道,反正是很多的意思。孔子知道了倒是没有再要回来,但批评了冉求的做法。君子周急不济富,表明公西华她妈吃不了这些粮食。

君子的助人之道是“君子周急不济富”。

君子不是不能帮助别人,而是要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用现在通俗的话说便是君子应当“雪中送炭”而不要去“锦上添花”。雪中送炭是无所求,锦上添花么,肯定参杂了个人的小心思,帮人的思想不纯粹。

君子周急不济富,说的是帮谁不帮谁。这是帮助对象的选择。

那助人的时间该怎么选呢?古话说得好:救急不救穷。

前面说不帮富人,但也不是见到穷人就帮,那帮不过来。君子只帮助陷于急难之时的穷人,比如家里临时揭不开锅的。要是总也揭不开锅的人家,那也是不帮的。

之所以救急不救穷,是因为“急”与“穷”之于救助对象看起来差不多,但其实是性质完全不同的。

急于一时,不是因为救助对象本身的原因导致的穷困,多半是因周围客观环境的突然变化所致。比如山洪,地震,火灾什么的,这时候捐款就是救急。

穷于一世,不是因为客观环境突然变化,而是因为这样的穷人本身思想状态与行为模式有问题,那还管他干嘛?比如本来国家就让计划生育,这家偏要生他十个八个的孩子,穷有什么法子?或者这家人都是好吃懒做的,烂泥扶不上墙,那咱不说这样的人穷死算了,心安点儿的想法就只能是“圣人不仁”了。

所谓的升米恩斗米仇,那是救济对象和救济方式都错了。

有一个典故说帮助你的人会一直帮助你,反过来却不要指望你经常帮助的人能回报你的帮助。因为一个需要你经常帮助的人其实是你身上的寄生虫除非另有所图,否则这样的人真不值得帮助。

办公室里会有人哀叹自己一直热心助人结果还没有好下场,要我说就两字:活该。功利点说,别人偶尔需要你的帮忙而你也帮了,那人家很可能事后也会给你帮忙,这是礼尚往来,人家也不愿意欠你人情。一个经常找你帮忙的人,那是在欺负你。帮助一个欺负自己的人欺负自己,不是活该是什么?怪只怪自己识人不清。

【原文】?6·5 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

原思给孔子家当总管,孔子给他俸米九百,原思推辞不要。孔子说:“不要推辞。(如果有多的,)给你的乡亲们吧。”?

这一小节和上一小节的意思要连在一起来看。上一小节,冉有给公西华家那么多粮食孔子批评了他。这个批评并不是孔子心疼钱,而是那样做不符合君子之道。所以这小节马上补充一个事实来证明孔子在意的不是粮食本身。

原思不想要孔子给他的工资俸米,孔子说,你还是拿着吧,吃不了就送人好了。

孔子要是守财奴,那还不顺水推舟说,那好吧,你真是个好同志!说不得还会大力表彰原思的行为,于是呢,大家都不好意思要孔子的工资了,最后可能花钱都找不到干活的人了。

这一小节和上一小节最终所要表达的意思我们可以理解为君子在花钱的方面也要有原则,也要守“礼”。

孔子自己要做君子,也期望更多的人来做君子,但他深谙人性,所以会教学生们“小人喻于利”,他自己也一定要满足别人对利益的追求。

不要对人性抱过高的期望,这也是实事求是。比如我党一直要求共产党员要为了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必要时可牺牲一切,但到了做群众思想工作的时候,当年提出的口号最实在——“打土豪,分田地”。

通宝推:mezhan,
家园 棉妈论语别解(五十四)—寒门能否出贵子

【原文】?6·6 子谓仲弓,曰:“犁牛为之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棒舍诸?”?

?孔子在评论仲弓的时候说:“耕牛产下的牛犊长着红色的毛,角也长得整齐端正,人们虽想不用它做祭品,但山川之神难道会舍弃它吗?”

这话用现在最通俗的说法便是冉雍是寒门出贵子。虽然出身不好,但他本人太优秀了,一定会得到重用。小清新的说法就是“你若花开,蝴蝶自来”。

对于“寒门再难出贵子”的说法,我曾写过一个回帖反驳。

驳《寒门再难出贵子》

首先得说清楚说贵子要贵到什么程度才算贵。

若是非得从劳动者家庭跳出来变成剥削者和寄生者才算是贵子的话,那是挺不容易的,若还想要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那可能性更小了,若是想改姓赵那更是绝无可能。

但是,如果不管什么出身的人,就是想当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又有何难?

我看这篇《寒门再难出贵子》,说的不过就是寒门子弟没有捷径可走罢了,哪能就说无路可走?一个人只要好好学习,好好干活,自食其力,自尊自爱,都是应当受人尊重的。我们应当追求的所谓的贵,不就是被人尊重然后有尊严地生活不用见人就下跪么?

难道需要反过来当很大官赚很多钱然后人人见了都要顶礼膜拜才叫贵了?

到处嚷嚷寒门很难出贵子的人,根本是价值观有问题。这些人追求的是跳出寒门之后做个剥削者或者寄生虫。

真让这些人“贵了”,那怕是其他人都得“跪了”。这样的贵子,还是不出的好。

?

【原文】?6·7 子曰:“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孔子说:“颜回这个人,多长时间做事也不会违背仁德,其余的学生则只能在短时间内做到仁而已。”

?

孔子对颜回,那是咋夸也不嫌过分。其他人就是颜回的对照组。这里孔子夸他将“仁”贯穿于自己的行动始终。而别的学生么,能坚持一天就不错了。

这便是主席说过的,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偶尔做一件好事是人性使然,经常做好事是道德教化 ,但要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那是理想信仰。所以一个人最难得的是有信仰。

通宝推:桥上,mezhan,辉汉如雨,蓝鸟,
家园 “一个经常找你帮忙的人,那是在欺负你。”

的确如此啊。

家园 棉妈论语别解(五十五)— 君子的担当

【原文】?6·8 季康子问:“仲由可使从政也与?”子曰:“由也果,于从政乎何有?”曰:“赐也可使从政也与?”曰:“赐也达,于从政乎何有?”曰:“求也可使从政也与?”曰:“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

季康子问孔子:“仲由这个人,可以让他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仲由做事果断,对于管理国家政事有什么困难呢?”季康子又问:“端木赐这个人,可以让他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端木赐通达事理,对于管理政事有什么困难呢?“又问:“冉求这个人,可以让他管理国家政事吗?”孔子说:“冉求有才能,对于管理国家政事有什么困难呢?”?

孔子这里有个高端人才库,季康子要招人要孔子这里给点意见。孔子对自家人自然是满口好话。我的这几个学生,管理这些事情肯定能胜任的么。不过他们这么优秀,您是否驾驭得了呢?

给季氏做家臣和为国尽忠是有区别的,所以孔子没有否定学生们的能力但最后他们几个也没有为季氏效力,估计是孔子其实不愿意学生给季氏干活,夸他们怕是把招聘者吓跑了。下文季氏看上了闵子骞,结果闵子骞不理他,说明孔子的学生大多数不愿意给季氏干活儿。

【原文】?6·9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季氏派人请闵子骞去做费邑的长官,闵子骞(对来请他的人)说:“请你好好替我推辞吧!如果再来召我,那我一定跑到汶水那边去了。”?

对于君子来说,邦有道,不废,邦无道,应避世而居保全自己。季氏当政,算得上邦无道了,因为不符合礼么,所以闵子骞不出来做官是被赞赏的。

读了这一小节,有一点我们要学明白,那就是人要懂得取舍。大义和私利经常是有冲突的,懂得取舍便不会犹豫。或者对我们来说也许都到不了那么高级的层面,就说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个人利益与家庭利益,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也经常需要判断取舍的。如何取舍是个人追求问题,但想要面面俱到那是绝无可能的。

把工作做得一团糟或者把日子过得乱麻麻的人,有时候不是能力问题,只是不懂取舍罢了。

【原文】?6·10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冉伯牛是孔子的学生。孔子认为他的“德行”较好。他病了,孔子前去探望他,从窗户外面握着他的手说:“没了这个人,这是命吧!这样的人才会得这样的病啊,这样的人才会得这样的病啊!”

后世之人一直在猜冉伯牛到底得了什么病让孔子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这个么,肯定是猜不着了。不过我觉得,这不是重点,孔子说这话可能是在感慨做君子的不易,因为持节身正而遭到不幸只能说是“人各有命,富贵在天!”。

上一小节是说闵子骞为了不做官宁可跑掉,也许有人会觉得可惜吧?其实有什么可惜的呢?冉伯牛“危行正言,而遭恶疾”这都是君子应有的担当。

人有时候就得认命!只要自己做事符合君子之道,那该来什么就来什么吧!

通宝推:桥上,mezhan,
家园 棉妈论语别解(五十六)—幸福就是自己对自己满意

【原文】?6·11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箪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屋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道)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这一小节也是说颜回那么厉害不也没有去做官么,不也过得很好么,这才是学道应有的态度。

颜回不是不能当官,但他“不愿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亩,足以给粥;郭内之田十亩,足以为丝麻。鼓琴足以自娱,所学夫子之道者足以自乐也。回不愿仕。”

我们普通人所以不幸福,不是生活条件不够好,再不好也比颜回强多了吧,看颜回人家不改其乐,我们却只能不堪其忧,究其实质还是思想境界不够。

现在的所谓穷,并不是吃不上饭没地方睡觉,是苦于跟别人的物质享受对比之下占了下风。说到底是精神上的贫穷。精神上穷,一穷二白,所以就没有精神上的追求,一不懂追求自己的人格圆满,二没有一点为他人服务的理想信念,这样的人,永远在追逐物质满足的路上,哪里会觉得生活幸福?

比如单位某些人,总是盯着谁谁谁得到了多少,这样的人永远都会觉得自己被亏待。因为盯着人家多少,就没工夫反省自己到底付出了多少劳动,付出的劳动又价值几何。

所以想要自己每天乐得起来,最好的法子就是放一招,退一步,每天反思一下自己还哪里做得不好,追去自己思想的进步和做事能力的提升。

人还是要有一点精神追求为好。像颜回一样,每天总想的是自己学道是不是又进步了,就没心思关注自己每天吃的什么喝的什么,也没工夫关注别人对自己怎么看了。

幸福就是自己对自己满意。

?

【原文】?6·12 冉求曰:“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子曰:“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

冉求说:“我不是不喜欢老师您所讲的道,而是我的能力不够呀。”孔子说:“能力不够是到半路才停下来,现在你是给自己划了界限不想前进。”?

这是孔子与冉求的对话。冉求说老师啊,不要怪我啊,您教的道理我也知道是对的,可是我做不来呀。冉求给季氏做家臣,经常不能坚持君子的立场,为此没少挨孔子骂。这回孔子听冉求这么说更火大了:少找借口!做不做得到是要做了才知道,你还没做就说做不到 你就是不想做而已。。。

孔子这话推而广之,骂现在大多数人都适用。

想要发财的人多,努力去赚钱的人少。我课上问同学,你们想要很多钱么?想。有多想?非常非常想。那你为赚钱都做了什么?没人吭气了。

通宝推:青颍路,mezhan,
家园 棉妈论语别解(五十七)—不能“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原文】?6·13 子谓子夏曰:“女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孔子对子夏说:“你要做君子式的儒者,不要做小人式的儒者。”?

这一小节看似和上下小节无关,那是后人读书不求甚解。

上一小节是孔子批评冉求固步自封,不求上进。后面这一句是劝告子夏,不要走歪门邪道。再下一小节就是进而解释什么叫做不做小人儒。这三个小节连起来的语意是人不能不求进步,做君子就要不断学习和实践自己学到的“道”,但是学道求道不能乱来,要行不由径。

按我的理解,君子儒者,在朝美政,在乡美俗。然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不为也。小人儒者呢,也是要做个对别人有用的人,儒,人需而,但是后面那句小人就做不到。为了达到某种目的,咱说这目的也是好的,甚至也可以是忠也可以是信,但达到目的的手段就不那么讲究了。这也是不对的。

想当年的某些革命党为了达到政治目的,贿赂暗杀美人计都可以用,认为成大事不拘小节,但是周恩来领导的中共地下党就不用这些手段。

有文献记载“中共的特科建立之初,周恩来等领导人便规定,不许用金钱收买、美色引诱和手枪恫吓来获取情报和发展关系,其重要原因也在于上述手段是一柄双刃剑,若以此对敌也会腐蚀自身。”。这便是取利和取义的最根本的区别。

后来国共斗争国民党那么抹黑共产党,也无法自己搞暗杀然后嫁祸于共产党。因此,即便是后来别有用心的人欲把李公朴闻一多被暗杀的事嫁祸到中共身上,也没有人信。

国外的法律要讲程序正义也正基于此,倘认定结果正义便可以不择手段,最后很可能结果的正义也得不到。

联系上下文,孔子的意思是批评当时社会的某些人为达目的不择手段,所以告诫子夏不要做那样的人。

那做君子儒具体要怎么做呢?这里举了下面这个例子。

通宝推:mezhan,青颍路,
家园 小棉妈找人配上漫画,可以出一本畅销书了!
家园 学习笔记而已。反对现今的人动不动借着自己有点钱就出书

大量的出书人在浪费他人的生命

用功读书值得鼓励,但是胡乱出书必须谴责。

家园 “真是难得,深入思考“的学习笔记还达不到标准呀?
家园 呵呵,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虽说

不必再说“文章经国之大事”,但是,出书还是个大事,除非本人真的以为达到水准了,将来被吐槽也不要再找啥别的借口。

我那是鼓励她,不等于认可她具备出版发行的水平。

家园 青少年普及读物好的还真不多,有可读性讲做人道理,非学术性
家园 你这个观点与不管黑猫白猫,逮到耗子就是好猫的矛盾了
全看树展主题 · 分页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