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棉妈论语别解 -- 王小棉她妈
萝卜蹲的最后一位
【原文】 2·21 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罗卜蹲最后轮到了一个咸吃罗卜淡操心的路人甲。路人甲问孔子,(说起政事来你啥都明白),那你怎么不去亲自从政(当官)呢?可能说这话的人有点儿小坏,大概是在孔子教他们为政的道理的时候拿话堵孔子的。
当然也可能是学生某太佩服老师,认为老师这样的人,就该去从政么,怎么没去呢?想让老师解释一下啥原因。
孔子回答说:“《书》上说,孝就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我教你们这些,你们再把把这孝悌的道理施于政事,这就是在参与政事啊,难道只有我亲自当官才算是从政吗?
孔子这话的思想高度是相当有的。从政的目的是为了山河有治,国泰民安。那么只要做于此有利的事,都是在参与国家治理呀,不一定非得自己当官才算嘛。如果非要自己当管才算,那恐怕所要求也只是一人之私罢了。现在的人考公务员,大多数人都只是为了自己谋求权利或者最低也是谋个饭碗。至于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那也不是非做公务员不可嘛!
每次看孔夫子的这句回答我都会瞬间忆起当年革命派的调门:“干什么都是为人民服务!”。借古喻今,提倡人人干好本职工作,遵守社会公序良俗,如果真的人人都做到了,岂不就是天下大同!
这段话以前看翻译总觉不顺。后来我自己带入孔子授课的场景,才明白其全部含义。孔子说这话是在授课时,并且讲课的把内容就是关于孝悌和从政的。课堂上某个同学提问,老师你为什么不去从政?那才是参与国家治理的方法呀!孔子回答说,小子,你太片面啦。我教你们这些人如何从政,就比如教你们尚书说的孝悌的道理,你们以后从政的时候用于教化百姓,这不也是间接地从政了吗?难道只有亲自做官才算是从政嘛?
【原文】 2·22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这段话的意思很好理解,就是说从政的人说话必须要算数。当官的人,很可能言出法随,所以说话一定要谨慎,说过了也必须算数。那时候文化不普及,绝大多数人都不识字,也没接受过专门的而教育,对于法律法规的理解,就是停留在口头的解释上。当官的说话要是一天一个样,那老百姓就该不知道怎么办才好了。所以,当政的人说话一定要有信。
孔子说:“如果一个从政的人说话不算数,谁也不知道怎么办才能得到他的认可。就好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车子可要怎么走呢?”
这里的輗和軏,都是车子的关键部件,所起的作用跟现在汽车的方向盘差不多。大家试想一个没有方向盘的汽车怎么开呢?
信,是儒家传统伦理准则之一。孔子认为,信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点。在《论语》书中,信的含义有两种:一是信任,即取得别人的信任,二是对人讲信用。这一小节的信是取信于民之意。讲从政的人说话要算数。只有从政的人说话算数,老百姓才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
这里的信,和个人的品德的那个信有所区别。看了几个版本的翻译,都没有把为政里的这句话和施政联系起来,所以那些解释但看倒没什么,放在为政里,总让人感觉差点什么。
【原文】 2·23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
这里子张问孔子:三百年后的政治制度(包括礼仪制度)老师您能够想像得到吗?孔子回答说:(往上追溯),殷继承了夏朝的礼仪制度,有所增减罢了,可以推演知道。周继承了殷朝的礼仪制度,有所增减罢了,我们可以推演知道。将来某个王朝替代了周朝,其政治制度随历经百世,也不过就是在周朝制度上有所增减罢了,是可以推演出来的。
古时三十年为一世。那时候传说的沧海桑田按照我的理解,就是村里面年纪特别大的人看见家门口的大河几经改道,或者是大湖边上几次干涸又几次被水淹没。没啥稀奇的,洞庭湖边上的村里人也见过好几次了。只不过当年口口相传下来变成了神话,再加上人们对于沧海的理解是大海,又真的有史前海平面上升的造山运动,所以就更加玄乎了。我认为所谓的沧海就是北京人说的前海后海什刹海的海。
再回来解读这段话的含义。这段话表明孔子对政治制度演变的理解。孔子认为,历史是有传承的。现在的制度是以前制度演变而来的,那么将来的政治制度也是从现有政治制度演变产生的。所以,将来的事情也可以略知一二。孔子本人并不是顽固保守派,他不是反对所有的变革,他反对的是人们开始不遵从周礼,而不是对周礼不合理的部分进行改革。
【原文】 2·24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这段话放在这里看似没头没脑的,其实不是的。这句话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我认为这一小节是应当放在下一章里的。因为祭祀是礼的范畴。而下一篇《八佾》讲的就是礼。
孔子说:祭拜不是自己该去祭祀的神灵,就是谄媚。作为君子,看见别人这种行为(谮礼)却没有站在道义的立场上去规劝,就是没有“勇”。那么这段话到底说的是什么呢?
我认为这段话说的是下一章里面的“季氏旅于泰山”这件事,或至少是类似的权臣谮礼祭拜。非其鬼,说的是非是按照周礼能够祭拜的神灵。谄也,是说这种行为是谄媚神灵妄图得到神灵的护佑。妄图得到神灵的护佑,但得之不以其道。
见义不为,无勇也。该做的没有去做,就是懦夫、胆小鬼。
这是在骂包括冉有在内的一干人等。知道了却不去规劝(这是君子按照周礼该做的事情),是一群只知自保的懦夫,没有维护“礼”的勇气。
至于现行本把“其鬼”解释成某祖先,那往下,就没法说了。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8
🙂论语不过是孔丘的只言片语的集合 2 删ID走人 字354 2017-05-30 02:33:04
🙂历代的诠释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问题, 2 冬晓 字102 2017-06-01 19:55:07
🙂棉妈论语别解(二十一) 2 王小棉她妈 字3135 2017-05-29 01:27:14
🙂棉妈论语别解(二十)
🙂棉妈论语别解(十九) 5 王小棉她妈 字6092 2017-05-27 04:23:20
🙂棉妈论语别解(十八) 12 王小棉她妈 字5775 2017-05-25 23:43:44
🙂棉妈论语别解(十七) 7 王小棉她妈 字5156 2017-05-24 23:44:35
🙂棉妈论语别解(十六) 8 王小棉她妈 字14216 2017-05-23 10:0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