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棉妈论语别解 -- 王小棉她妈

共:💬190 🌺1176 🌵2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棉妈论语别解(八十八)—知道自己不知道挺不容易的!

【原文】 8·16 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孔子说:“狂妄而不正直,无知而不谨慎,表面上诚恳而不守信用,我真不知道有的人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

狂妄而不直,是缺乏仁、义、和礼,无知而不谨慎,是不智,表面诚恳而不守信用,是无信。如果一个人(还指的是当政的统治者)仁义礼智信的德行全无,孔子能不开骂么?

只不知他骂的是谁。

【原文】 8·17 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孔子说:“学习知识就像追赶什么一样,总是担心会错过什么。”

这里讲的是一个人如果真正努力学习,其态度是强烈的、迫切的。会唯恐自己错过什么该学的知识。

这种学习态度就是学而不厌,不但不厌,还唯恐学习时间太少,学习的知识不足。

现在的人学习条件太好了,每个人的学习资源都几乎是不限时间和不限数量的,所以许多人珍惜。提起什么知识,只要不是马上考试,大多数人的态度都是那种等有功夫再看看吧,然后就明日何其多了。

据说学习的境界分为这几种:

1、你不知道你不知道

2、你知道你不知道

3、你知道你知道

4、你不知道你知道

学到犹恐失之的境界我还真不知道算那种境界恰当!我的理解应当介于2-3层次之间。

原文】 8·18 子曰:“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孔子说:“多么崇高啊!舜和禹得到天下,本不是他们想要的。”

这里孔子所讲的话,应该有所指,大概是讽刺挖苦卫国父子相争吧!他是借称颂舜禹,抨击现实中的这些问题。

孔子的意思:你看看人家古代圣贤,人家做天下之主可不是自己争取来的,是天下人强加给他们。

“而不与焉”的句式可以理解为不使(别人)与(己)焉,即没有争取的意思。

在单位许多事情也一样,争便落了下乘。

【原文】 8·19 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

孔子说:“真伟大啊!尧这样的君主。多么崇高啊!只有天最高大,只有尧才能效法天的高大。(他的恩德)多么广大啊,百姓们真不知道该用什么语言来表达对他的称赞。多么崇高啊,他有那么多的丰功伟绩,他又制定了文采斐然的礼仪制度!”

尧为中国古代传说中的至德之首。 孔子更是把他碰到了至高无上的地位,这里尤其赞美了他制定的礼仪制度。

夸完舜禹觉得不对劲儿,尧也不是被禅让的呀,所以还要再回来补夸唐尧一番。

【原文】 8·20 舜有臣五人而天下治。武王曰:“予有乱臣十人。”孔子曰:“才难,不其然乎?唐虞之际,于斯为盛,有妇人焉,九人而已。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周之德,其可谓至德也已矣。”

舜有臣五人,传说是禹、稷、契、皋陶、伯益。乱臣不是作乱的臣子,是治世能臣的意思。

舜有五位贤臣就霸天下治理好了。周武王也说过:“我有十个帮助我治理国家的臣子。”孔子说:“人才难得,难道不是这样吗?唐尧和虞舜之间及周武王这个时期,人才是最盛了。武王的十个大臣当中还有一个是妇女,实际上只有九个人而已。周文王得了天下的三分之二,仍然事奉殷朝,周朝的德,可以说是最高的了。”

这里依然是描补。因为周朝得天下也不是禅让来的。所以这里孔子的重点是说周文王统治了天下九州的三分之二都依然奉殷商为主,可见周朝得天下也是有其他原因的,至少人家周文王都那样了还是没有打算推翻殷商啊。这段当中,孔子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治理天下,必须有人才,而人才是十分难得的。有了人才,国家就可以得到治理,天下就可以太平。当然,孔子依然是厚古薄今。

【原文】 8·21 子曰:“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

孔子说:“对于禹,我没有什么可以挑剔的了;他的饮食很简单而尽力去孝敬祖先与神灵;他平时穿的衣服很简朴,但祭祀时尽量穿得华美;他自己住的宫室很低矮,却致力于修治水利事宜。对于禹,我确实没有什么挑剔的了。”

孔子对于尧、舜、禹和周先祖都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认为在他们的时代,一切都很完善,为君者是执政者的榜样,而当世统治者在的德行上就差远了。

盛赞上古贤人也表明孔子对当时统治者的失望。

大多数人都怀念以前的淳朴日子,不知道真卖回去的车票有没有人花钱买(打算穿越回去改变命运的不算)。我可是赖在今天不走那伙儿的。

通宝推:mezhan,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