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原创】汉语和英语的比较 -- 颜赤城

共:💬368 🌺1318 🌵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5
下页 末页
        • 家园 汉字应该拼音化

          同意这句:"汉字读写远比英文困难".

          不光是外国人,中国人也一样.

          可以去小学调查一下:

          学习汉语拼音时,有多少人感到不可忍受;学习汉字时又有多少.

          想想看:小学生一天学十几个汉字,每个字写十几二十遍,写错一个还得重写十几遍.

          多么残酷啊!!!

          汉字还有一个缺点:容易忘.

          让常上网的人去提笔写字,他会发现很多熟悉的字就是写不出来.

          学拼音,只用几周就可以开始看书了.而学汉字,要等好几年呢.

          为了子孙后代,咱们用拼音吧!!!!

          • 家园 你这个看法一百年前中国人就提出来了,早就没市场了

            学汉字,开始可能比字母辛苦点,但学会后受益一生

            况且,汉字就是中华文化的代表,丢掉汉字,我们还会剩什么?

            别说中国人了,同在汉字圈的日本人,他们也会觉得汉字难,但最终还是保留下来。况且目前汉字能力很被重视,有所谓“汉检”的考试

            而棒子(南棒北棒皆是)扔掉汉字后就比较悲剧了。现在韩国整天跟中国抢文化遗产,但一个90%以上的国民只会写自己名字三个汉字的民族,有资格吗?

          • 家园 不是不动笔容易忘,是拼音输入法与写字不是一套逻辑

            不信你换五笔字型,保证不忘,忘了也敲不出来

          • 家园 施氏食狮史

            拼个音试试?

        • 家园 有关汉字读写难度

          写无疑是汉字难,但是读似乎是汉字容易。

          我没有和英文直接比较的证据,但是多年前听说日本人做过一个实验:在火车高速驶过小站的时候,让火车上的人辨别站台上的站名。日文里是片假名和“汉字”混用的,而且片假名出现的概率高很多,一般人对片假名比“汉字”熟悉很多。实验的结果是汉字的识别率反而高于片假名。

          不过我只是听说这个实验,没有看过原始文献,不知道有谁对这方面熟悉的能否证实一下这个实验的真伪?

        • 家园 试着回复一下

          个人认为汉字读写远比英文困难。在讨论这个问题前首先应该分清母语与非母语的区别。我们不能用小学生都能掌握这种尺度来衡量每一个人。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对母语的求知欲望是很强烈的,这点是一个成年人所不可比的。找一个简单例子,我在这里遇到过一些洋人,中文听说没有任何问题,他们也就在中国呆过一两年,但是一看方块字就头大,斗大的字识得几箩筐都算是好的。

          你这样说也是可以的。但是这里没有一个统计上的衡量。比如一个30岁的大学水平的英国人从头学中文要几个课时,一个同样年龄和智力水平的中国人从头学英语要几个课时。

          毕竟英语是中国的中学的主要课程之一,而外国人学汉语刚刚兴起,并且是特定人群。所以我觉得用小学生学习母语作比较可能更有说服力一些。

          至于汉语对外来语是音译好还是意译好,我倒觉得无所谓,比如说NEW YORK叫纽约,算音译。New Zealand改叫新西兰了,就算意译吧,听多了,明白了,也就没什么想法了。

          音译用久了甚至都不自觉了。是这个道理。但是我想说的是,在同时有音译和意译的情况下,意译往往胜出。我原文里也是那么说的。

          英文的很多人名地名东西的名字指代中国人生活中没有的东西,纯粹是个发音。它们本身没有含义,不存在意译的可能,比如人名Jack吧。这和有意译可能的telephone, democracy是不一样的。

          即使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会根据汉语的特色而增加些辅助功能,玩一些游戏。比如,伟哥的正式翻译是万科尔。是万科尔吗?说实话我都不清楚。但你更能看出哪种翻译被接受了。

      • 家园 好文。

        音译的好处是可以把责任推给读者,而意译,则需再加工,责任方是甲方,不是乙方。

        即使有同样的思维方式,也未必有同样的表达能力。于是,差之一厘,难说会不会导致失之千里。

        • 家园 不好这样说

          李约瑟在写中国科技史的时候,花了相当的篇幅解释自己翻译名词的原则。比如说“道”是什么,即便是用中文,这个问题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解释得清的。于是他采取了先尽可能完整地解释这个名词,然后在以后所有碰到这个词的地方都使用它的发音“dao”的方法——也就是说,音译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毕竟对翻译来说,交流是目的,讨论责任就......

          意译只在一种情况下才有可能,即被翻译的概念或者事务在翻译到的语言所处的文化中有对应的系统。否则就只能音译,并将音译的概念补充到自己的系统中去。

          比如说青霉素,在中国缺乏用自己的语言文字来命名化学概念的能力的时候,长期被叫作盘尼西林。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甚至意识形态领域,象布尔什维克/无产阶级,布尔乔亚/资产阶级,等等。

          再比如“卡(片)”这个概念,来源于“card”,这个概念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运用是如此广泛,如果没有它我们会在许多时候发生表达障碍。作为汉语的补充,现在再来讨论汉语中是不是有更合适的表意方式来代指这个概念恐怕是没有必要了吧。

          • 家园 我的意思是

            如果决定要意译,那么翻译者则责任重大,要有合适确切的表达。而这个合适与确切,对意译者本身的能力要求很高。对于不同文化,尤其人文方面,通才极少,这其中,语言文字的交流就是个很大的障碍。对于翻译来说,交流是目的,但还是不能误人子弟啊。你说呢?

            我前面要说的意思是这个直接意译,不是那么好做的。反而是音译,加上作者另外的解释,能够保留一些余地,懒,没有扩展说清楚。

            对于你说的这个

            意译只在一种情况下才有可能,即被翻译的概念或者事务在翻译到的语言所处的文化中有对应的系统。否则就只能音译,并将音译的概念补充到自己的系统中去。

            我很同意。

            世界不断在变小,各种文化和语言也其实都在走互相吸收新名词的道路,不同的系统,在互相补充,是好事情。

            • 家园 嗯,明白你的意思了。不过就责任来说,意译者不堪其重啊

              比如“liberty”一词,百多年前译作“自由”,士人大可以猜度理解这二字的涵义,然而对于绍兴乡下不知是叫阿桂还是阿贵的农民来说,“自由”还是“李伯踢”对他来说都一样没有意义,他能理解的是“柿油”和“造反”。

              即便是士人,又能肯定他们真的理解了“自由”的涵义么?

              好了,至少对于其中的一方,这个翻译是不够“合适确切的表达”了,那么这个责任在翻译者么?

      • 家园 中文意译的最大问题是似是而非

        结果在普通人里造成很多误解,以为自己明白那个词的意思所以也根本不会去进一步学那个词的本意,其实想当然的意思满不是那么回事。

        日本早期翻译日文和汉字里没有对应词的外来词走的就是用汉字意译的路子,翻得还相当传神。所以后来中国直接照抄,搞得现在汉语里的大多数大家习以为常的很多词其实都是日本那里传过来的翻译西方的外来词(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国名里其实只有“中华”不是日文词)。但是现在日本也早已停止这种办法,转用片假名,干脆让人从一接触就意识到这是一个新概念。

        以后中外交流越来越多,新概念新事物越出越多,抱着意译不放问题肯定越来越突出。

        其实现在年轻一代英文普及程度那么高,很多外来词完全可以照搬英文拼写。比如www,以前出了多少个所谓“标准”翻译,结果大家不还是说www。所以干脆既别音译也别意译,直接混用。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