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棉妈论语别解 -- 王小棉她妈

共:💬190 🌺1176 🌵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棉妈论语别解(三十六)—钓鱼还是钓虾?

      【原文】 4·16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同行译本都解释成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我觉得这话翻译角度有问题。按我的理解,孔子作为老师,这话是教学生怎么领导下属的。“对于君子,你要从道义的角度说服他们,让他们追随你。对于小人,你要从利益的角度吸引他们,让他们跟从你”。

      当领导者就要找一群人跟着自己干活。一些人可以用作一番事业的愿景吸引来,然后大家一起做一番事业。这叫志同道合。为了成就一番事业,不用谈钱,给我够吃饭的钱就好了,或者困难时期,没钱发也没关系,只要大家一起吃泡面。比如马云团队里的蔡崇信。

      反过来的例子也有。华为任正非手下的一个副总要离职。那个副总认为“工作不能带来幸福也就失去了意义”“任正非是一个非常忘我的工作狂,事业远远重于家庭。但是我想,他可以做到的,不能要求别人也和他一样呀。在我看来,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不要家庭、不要健康的社会是危险的。” 所以人家坚决要离职。而任正非挽留的时候不惜说:“这样的老婆要她干什么!”这才引起网上热议。

      这里咱先不说谁对谁错,咱只说结论那就是“道不同不相为谋”。

      小人喻于利,不满足小人的利益要求,手下的小人也是留不住的。哪有那么多君子啊,孔子这一点看的非常明白,所以这里是教学生们做了领导以后怎么对下属区别对待呢。

      当时的情况,受教育的人是非常少的,君子小人都非常难得。所以孔子告诉学生对小人也不能弃之不用。还要好好利用。

      就现在的情况来说,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在建立自己的领导团队的时候,也一定要把下面的人考察明白,哪些人是为了一个共同的事业而走到一起来的,哪些人就是来混饭吃的。或者招人的时候就要甄别清楚,是为了来干一番事业的呢,还是为了来找个饭碗的呢?找饭碗的人也不是不能用,甚至还要用利益把人家捆绑起来,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作为领导者要清楚哪些人是可堪大用,那些人是不得不用的。

      一个领导者如果连自己的追随者都分辨不清是忠于自己的信仰还是忠于自己个人还是谋求人家自己的私利,那么这样的领导者只能以失败收场。刘邦和项羽就是样本的两极。

      写到这里又想起来一个典故:据说毛主席写了《沁园春.雪》,蒋介石对词中指点江山的气概很泛酸,就命令国民党的宣传部门对毛主席进行文化围剿。结果发表了一大堆和词,就没有一首能够比肩的。因此蒋介石恨恨地说:“毛泽东、周恩来,徐向前、林彪、陈赓……第一次国共合作时的同志、黄埔军校的学生,怎么有能耐的人都跑到共产党那里去了呢?我们的人怎么那么不争气!”

      蒋介石大概一辈子也没明白“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话该怎么用于治下:下的就是钓虾的饵,怎么能指望钓上来大鱼?

      君子喻于义么,共产党这边的的人都是用共产主义信仰用解放中国劳苦大众的信念召集起来的。在《红星照耀的中国》里面可以看到,那就是可以久处约的一群人,就是从来不耻恶衣恶食的一群人。至于共产党的领导人,从来不讲同乡同学什么的,只有同志。

      国民党这边呢?小人喻于利么。投靠国民党的不能说全部绝大多数不都是为了升官发财么。蒋介石自己就是利用对同乡学生“好行小惠”的手段拉拢人,其他的人更没指望了。扯三民主义的大旗,不说清不清算国民党的元老,连宋庆龄都投奔共产党了,可以想见蒋介石自己就没拿三民主义当回事儿,没准还觉得碍事儿。一群没有信仰争名逐利的小人,能干成什么大事儿!

      最后君子集团完胜小人集团。

      【原文】 4·17 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孔子说:“见到贤人,就应该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错误)。”

      这句话语意没有歧义。就是说见到好人,就从人家身上学习人家的好处。反过来也许有人问,老师没那么多有贤德的人呐,有些人还不如我们呢,那能怎么办?

      于是孔子解释说,日常我们见到的都是平常人,都会犯错误,那没关系,看见人家哪里做得不好,自己也可以对照一下反省自己有没有犯过同样的错误啊,即使没有犯过同样的错误,有没有可能因为德行不够以后也会犯啊。

      只要自己想成为一个有仁德的人,那就不会受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生无处不修行。

      这段话对于职场人也有教育意义。

      职场的人咱不说如何成为有仁德的人,就说学习吧?现在还有谁想要学习进步会受到客观条件的制约呢?吾未见力不足者。总说阶层固化说自己努力也没用的人,都是没有真正努力过的人。说这些不过是自己给自己的懒惰找借口罢了。

      通宝推:hwd99,迷途笨狼,mezhan,
      • 家园 参与一下:

        【原文】 4·16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同行译本都解释成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我觉得这话翻译角度有问题。按我的理解,孔子作为老师,这话是教学生怎么领导下属的。“对于君子,你要从道义的角度说服他们,让他们追随你。对于小人,你要从利益的角度吸引他们,让他们跟从你”。

        如果像棉她妈的解释,感觉孔子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让儒教自圆其说崇拜两千年。因为很明显啊,这纯粹就是地地道道的功利主义嘛。

        所以,要是这样理解,一定要闹笑话的。

        这里有个“喻”字,这是关键。

        棉她妈说,“同行译本都解释成孔子说:“君子明白大义,小人只知道小利。””

        这个解释说明什么呢?

        说明这些人都把“喻”字解释成“明白,懂得、知道、了解”。

        但是,我们知道,现在我们看到的“喻”是口字旁,似乎往前推是个言字旁。总之,不论如何,这个字是和口有关的。

        那么,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上面的解释是唐突的。

        翻开《说文》,解释是告。

        这个解释放在这里,还是通的。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那就是君子能让我们知道什么叫做义,小人当然不行;而小人呢,能够让我们知道什么叫利。

        有朋友说了,你这还不是上面人家解释的“知道、明白、理解……”吗?不错,这些都叫做引申义,事实上,这是另一种说法,准确的说法是:

        君子用自己的言行告诉我们什么叫做义,小人用自己的言行告诉我们什么叫做利。

        连孔子自己都是述而不作了,所以,不要奢望君子或者小人会著书立说来告诉我们什么叫做义或者利,他们的方式是言传身教——这个“言传”不是说像我们今天课堂上老师的一个大大的“义”大大的“利”,然后阐述,而是他们指他们的实践包含的内容。

    • 家园 棉妈论语别解(三十四)—三士杀之费二桃

      【原文】 4·11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孔子说:“君子为政时考虑的是怎样进行道德教化,小人为政考虑的是做事是否能让当地获得利益;君子处理政务会考虑怎样让老百姓免于刑罚,小人处理政务只考虑会给老百姓带来多少实惠。”

      前面说君子做事,只考虑是否符合道义,本小节则是举正反两个方面的例子说明君子和小人做事出发点的不同。

      这里的君子和小人,一定要从他们是统治阶级的官员这一角度来理解。

      小人不是坏人,小人不是民,也是统治阶级的一部分,小人甚至也不是枉者,他们只是个人道德修养层次不够罢了。这里包括以下关于小人的言论,并不是批判,而是陈述,只是孔子在给学生们讲同样作为统治阶级官员小人与君子的不同。

      君子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是是否有利于为政的道德建设,小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只是个人或者小团体的利益。君子管理人民想的是让他们免于刑罚,也就是如何有耻且格,而小人么,就只考虑怎么收买人民(而获得好名声)。

      这样的排比句必定会有其语意对称的地方。“德”与“刑”,如果从前文的语意来看,应当是道德教化让民众免于刑罚的意思。而小人么,只顾及小团体利益,刑是针对老百姓的,那惠也应当是针对乡党或者老百姓的。惠的本意,本来也是给别人好处的意思。

      我们应当想到孔子是教学生怎么做官的,所以这里的小人做事的出发点,是出于利益考虑没错,但不一定全是为了一己之私,也可能是为了一个地方的山头主义,地方保护主义。所以小人怀惠,也可能是只想着惠及自己的乡里乡亲或则治下的老百姓。总之,不要把小人想的太坏了。

      【原文】 4·12 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孔子说:“(小人)做事都是为了追求利益,所以结果很多时候会招致埋怨。”

      这一句话是上文文意的补充。

      上一小节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亦即小人为政的行为模式是凡事都以利为先。那么坏处就来了。坏处是什么呢?就是本句的“多怨”。

      追求利益大多时候是零和博弈。一个人获得的多了,其他人的份额必然就少了。也可能小人自己没有获得自己想要的那么多,因此在追求利益的过程中,不是自己不满意,就是别人不满意。总而言之,一定多怨。

      或者从小人是统治者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也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即使是以利益驱动下属或民众,让下面的人获得实惠,也会因为分配不均而招致埋怨。

      以上这两小节也是孔子在教学生不要学小人处理政务的思维方式。学小人靠以给人以小恩小惠的方式领导下属和人民,最后是讨不了好的。

      我们日常中也会多见有的小领导靠给下属小恩小惠来搞小团体以巩固自己的领导地位,最后部门被搞得乌烟瘴气。如果中间没有人出来管,最后没有不出事的。

      说句题外话,这句话也可以反过来用来瓦解敌对阵营,只要敌对阵营的人是小人集团就行。怎么用呢?比如丢一根肉骨头出去准能让一群本来一起玩耍的小狗子互相厮杀。二桃杀三士,晏子丢出的的肉骨头是“名”。

      通宝推:mezhan,
      • 家园 棉妈论语别解(三十五)—劳动即修行

        【原文】 4·13 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这样的句式很熟悉,因此翻译没什么问题了。

        孔子说:“能够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那还有什么困难呢?不能用礼让原则来治理国家,那么有“礼”又能怎么样呢?”

        这大概跟“郁郁乎文哉”有关系。孔子哀叹礼崩乐坏,因此会说如果都用礼让的原则治国,大家日子都好过,不是挺好的么,怎么非要打来打去的呢?不提倡这种礼让的原则来治国,再有礼制又有什么用呢?

        这个问题么真不好回答。因为强盗的逻辑不仅适用于当时的诸侯争霸,同样适用于现代社会的全球争霸。不过礼让治国的想法也不是一定不会实现,且等赤旗插遍全球的时候吧!

        【原文】 4·14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孔子说:“(君子)不担忧自己没有官职,担忧的是自己到底能立住什么样的志向。不担忧有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能成为知道别人的人。”

        这个问题在前面已经讨论过了。君子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道理还是一样的,人家知不知道自己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知人”的能力。只是这里又补充了一句关于当官的说法 。作为君子不会担忧有没有官位,君子担忧的是自己本身有没有执政的能力。要想有良好的执政能力,先就要修身。修身首要是立志,所以,君子担心的是自己是不是能立志学道且学得好。

        当然解释成要有安身立命的本领也是不错的,反正,有能力的人不愁没有人用。

        现在许多人说阶层固化,说读书无用,要我看,那是读书还没读明白。

        现在所说的读书分为两个层面(教育也一样):一是读书为了学习技能,学怎么做事。这样的书读好了于个人会在社会上有个相对获得资源和分配资源较好的位置,于社会整体来说,这样的人是对全社会更有用的人。二是读书是为了明理,怎么做人。这样的书读好了对于个人会获得心灵的升华,会更容易获得幸福和满足,于全社会来说,这样的人也是社会价值的核心所在。

        如果读书一没有学会谋生技能,二没有实践书中做人的道理。那读书可不是全无用处么。不过这可赖不着读书什么事儿,是这些人没有真的将读书这件事做好——书只是表面上是读过了,实际上最多是在别人的逼迫下把书翻了几遍而已。

        或者读书就为了升官发财而不是为了学习劳动技能去劳动,不为了学习做人的道理去做个好人而是妄图通过读书而凌驾于别人之上,要是为了这样的目的,那我得实话实说:读书还真没什么用!

        【原文】 4·15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孔子说:“参啊,我讲的道是由一个根本的宗旨而贯彻始终的呀。”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之后,同学便问曾子:“老师说的是什么意思啊?”曾子说:“老师的道,就是忠恕啊。”

        “一”到底是个什么现在也没定论。不过看曾子的解读,我理解就是“仁”么。

        忠恕之道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待人忠恕,也是仁的基本要求。后文“恕”是可以一辈字要做的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从另一个侧面解读了这一句。

        一看到“吾道一以贯之”,就能让人想起来“一贯道”。

        据说台湾现在的一贯道规模还挺大,不知道大陆的一贯道会不会兴起。若按台湾一贯道的口号““敬天地,礼神明,爱国忠事,敦品崇礼,孝父母,重师道,信朋友,和相邻,改恶向善,讲明五伦八德,阐发五教圣人之奥旨,恪遵四维纲常之古礼,洗心涤虑,借假修真,恢复本性之自然,启发良知良能之至善,己立立人,己达达人,挽世界为清平,化人心为良善,冀世界为大同”,除了男尊女卑和等级制度该批,其他倒也不算邪恶。

        不过我本人更认为自力更生才是王道。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哪有可以贿赂的神明呢!

        我认为一个人的“吾道一以贯之”就应该是劳动。

        一切高尚的品德都可以从社会劳动中获得。也可以说,劳动即修行。

        通宝推:mezhan,
    • 家园 棉妈论语别解(三十三)—看云识天气

      看云识天气

      【原文】 4·7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译文】 孔子说:“人所犯的错误过失,总是与他居住的地方或者所在团体的人所犯错误性质是一样的。所以,看一个人犯的错,就可以知道他有没有仁德了。”

      《论语》里乡党是连在一起的。所以这里的党,也代指乡党邻里。这句话依然是解释里仁为美的。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的,大多是跟他差不多的人。看看他们那些人都犯了什么样的错误过失,也可以判断出一个地方是否住着有仁德的人。

      在农村这种现象更为明显。如果一个村子的风气好,那么这个村子里的人都勤劳勇敢淳朴善良。如果一个村子风气不好,那住在这个村子里的人就好吃懒做、鸡争鹅斗。且互为因果。

      单位也一样。一般来说,单位文化建设好,就顺民多,反之就刁民多。

      所以新人找工作的时候,有条件完全可以好好挑挑。要应聘某个单位,就去那个单位门口守着,看看里面进出的人精神状态如何。特别要看上班的时候,看看大家是高高兴兴来的呢,还是没精打采脚步沉重来的呢?下班时是充满自信的呢?还是下班时满脸厌倦呢?多看几天就会预知自己应聘在某个单位的工作状态了。

      【原文】 4·8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孔子说:早晨听闻了“道”,即使当天晚上死去也没有遗憾了。这句话常被后人引用,当然主要是用来拍别人马屁的。谁也不希望听君一席话,当晚就死掉。至于 “道”到底指的是什么,那也还是说不清。不过在这里应当是比较高大上的社会、政治的最高原则和做人的最高准则。因为这个“闻道”便是终于明白了一个道理,所以才会说早上听了晚上死去也不会遗憾。

      如果从“里仁为美”的角度来讲,也可以说只有跟有道高人住在一起,才有可能闻真正的高深的“道”,所以不跟这样的人住在一起,怕是糊里糊涂死都不能瞑目。所以孔夫子一样是在劝学生们:赶紧赶紧,找地方搬家!

      【原文】 4·9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孔子说:“说自己有志于学道,但又以自己吃穿不好为耻辱的人,那跟这种人就没什么好说的了(不足以论道)” 。

      这里孔子举反面的例子来说明怎么样才能“择仁”,真正的仁人君子安贫乐道,久处约也不以为耻。

      我们日常如果见一个人总是抱怨吃穿不好,那这个人一定没啥大出息。

      或者即便是不抱怨,但是因为穿的不好就畏畏缩缩,或者非得追求穿名牌,那这人也出息不大。啥时候改了这些毛病,才有希望。

      穿名牌不是不好,是说上循分下称家,没钱还非要逼着家里人给买,那这人一定是价值观有问题。往小里说是不懂事,往大里说那就是爱慕虚荣且无情无义。

      【原文】 4·10 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的(自己面临的)事情,没有什么(偏好)喜欢做的或者不喜欢做的,只是尽量按照符合义的标准去做。”

      本小节往下讲的是君子与小人对待“利”的态度的不同。

      君子对于要不要做某事和要怎么做某事是没有什么私心杂念的,也就是不考虑个人的利益因素,只考虑是否符合道义或者该怎么做才符合道义。

      小人做事才会有偏好地挑挑拣拣,而挑拣的出发点一定是个人私利。

      现在人的思想境界真是亟待提高了。当年年轻人被教育“祖国的需要就是我们的选择”,而现在呢?挑拣工作都不说去找个能提升自己个人工作能力的单位,多数人想的都是怎样靠着家里人找个“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

      本来吧,个人的小心思也可以理解,但“不以为耻反而为荣”说明整个社会层面的思想境界水平在下跌,那就很可怕了。

      我们现在的进步与繁荣,就是建立在毛时代亿万人高尚的思想境界与无私奉献的基础上的,是典型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如果从现在开始砍树,那后人还去哪里乘凉呢?

      通宝推:mezhan,
    • 家园 棉妈论语别解(三十二)仁者是面镜子

      【原文】 4·3 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这句话的翻译恐怕就要打笔墨官司。

      我眼里看到的各种版本,虽说遣词不同,但中心意思都一样“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才有资格)爱别人和憎恨人”,进而还解释说“有爱则必然有恨,二者是相对立而存在的。只要做到了“仁”,就必然会有正确的爱和恨。在我看来这都是牵强附会。联系后面根本说不通。

      我理解孔子这句话的翻译应当是:唯有真正有仁德的人才能对照出别人身上的优缺点。能好人,是说能看出一个人的好,也就是优点或者优良品德。能恶人,是能对照出一个人身上的恶,也就是缺点或者品德的缺陷。

      唯有仁者才有资格当对照组,道理就这么简单。

      这样解读,后面的几小节就顺理成章了。

      【原文】 4·4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孔子说,如果一个人立志要做个有仁德的人,最后就不会有恶行了(不会被人厌恶了)。

      这是紧接上一小节而言的。跟有仁德得人做邻居,就会对照发现自己什么地方做的不对,不符合仁的标准。真要是一心想要成为仁德得人,就会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过也好,错也好,都改没了,最后身上自然没有恶行了,也就是再不会做令别人厌恶自己的事情了。

      【原文】 4·5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这一小节补充说仁人君子为什么可以久处约,可以长处乐。

      孔子说:“富足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仁人君子宁可不去享受;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仁人君子宁可忍受。君子如果没有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没有一顿饭的时间是背离仁德的,即使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然如此,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必然如此。”

      这一小节进一步解释为什么有仁德的人会处于贫困之中。那是因为有仁德的君子会遵守自己内心的道德规范,不会为了富与贵而去做违背道义的事情。人人都想要富贵,这是没有问题的,问题是富与贵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后面孔子又强调“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也是一样的道理。

      这一小节也反映了孔子的物欲观。孔子不是一味强调君子一定要宁守清贫的。富与贵,本身并不是恶,君子只是不主动逐利罢了。

      君子可以爱财,但要取之有道。

      【原文】 4·6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爱好仁德的人,会厌恶还没有到“仁”的修为的人。有仁德的人,他们的思想高度是常人无法比拟的;而厌恶还没有达到“仁”的修为的人,还能算是有仁德的人吗?他们是不会用“不仁”的行为加诸在别人身上的。

      人需要一天里把自己的力量都用在怎么做“仁人”上吗?(不需要的),我还没看见有谁是因为能力不够所以得做不到“仁人”的。这种人也许有吧,但我没见过。”

      这段话也讲“仁”,和前面有什么联系呢,有的。这段话是说,里仁为美,你不用担心和仁人做邻居人家会嫌弃你。真正有仁德的人是常人无法企及的,他们不会嫌弃自己周围的人不如自己,也不会对周围的人做出不“仁”的行为。

      孔子自己是大德君子,是仁人,但他厌恶不仁的人了吗?没有嘛!对于他自己的学生,除了颜回,差不多都是“不知其仁矣!”。

      所以对于通行本把“恶不仁者”翻成厌恶不仁的人,我觉得都不对。

      后面的感慨,估计是讲课的时候有人提问题了:我们这样的人和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人家虽然不讨厌我们,但我们有机会整天跟人家学仁吗?人家会不会嫌我们太笨(我们能力不够怎么办)?于是夫子反问,一个人需要成天到晚去学“仁”吗?哪里用得着?我还没看见有谁是因为能力不够所以得做不到“仁”的。

      孔子的观念中,仁是爱人。那按照佛家的说法仁就是一种内心的慈悲。只要追求做个有仁德的人,自己自然就会规范自己的行为。

      退一步说,无恶就是仁。那么要做到无恶,恰恰是管住自己不去说什么坏话,做什么坏事,这根本就与有能力和没能力无关。

      我前面讲夫子“温良恭俭让”时曾说过,不做就是成全。

      苟志于仁无恶矣!不说不该说的话,不做不该做的事也就接近于“仁”了。

      最后是调侃的话:这种人也许有吧,但我没见过。就跟鲁迅说作文秘诀结尾一样:“以中国之大,也许有吧,其实是骗子!”

      通宝推:mezhan,
    • 家园 棉妈论语别解(三十一)

      里仁为美

      本篇主要讲仁、义和利的关系。

      【原文】 4·1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孔子说:“家要住在有仁德的人的附近,才是好的。如果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够增长自己的智慧呢?”

      里仁,解释成亲近有仁德的人或者与有仁德的人做邻居,这都没关系,结果一样就好了。

      一个人的自身修养固然和自身的追求有关系,但又必然受所处的外部环境影响。儒家一直都挺重视这个的,比如孟母三迁的故事同样说的是人要重视对周围环境的选择,尤其是邻居的选择。荀子的“蒿生麻中”也是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所以《弟子》归干脆直说“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坏,小人近,百事坏。”

      那么怎么去判断谁是仁者呢?孔子在这里教学生们一个简单的辨别方法。

      【原文】 4·2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表现出仁者的安乐。真正有仁德的人是安于“仁”的本身,有大智慧才有利于成为仁者。”

      孔子教的辨别方法很简单,看谁是能够长久处于贫困还不改其乐的,那这个人基本上就是仁人了。可以拿颜回去比,谁若是能做到“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那赶紧地搬过去做邻居。颜回是孔子心目中最好的学生,其心三月不违仁么。所以照这个标准去找,准没错。

      后面孔子又补充的意思是说,有仁德的人,是求仁得仁,不在乎自己是贫还是富。真正有智慧的人才能跟人家学到真正的“仁”啊。

      这里的“知”跟上一小节的“知”是一样的。前文说想要有智慧就要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这一小节就补充说,而有智慧更有利于跟仁者学到真正的“仁”。

      一个人既要有智慧辨别出周围谁是真正有仁德的人,还要能够看出人家身上真正的仁德是什么再去学。如果这两样事情都没搞清楚,焉得知?

      这一段孔夫子特意告诫学生不要以为穷人就具有天然的道德优势。光穷不行,还得是那种虽然家无隔夜米还保持自己精神崇高的人才值得人学。一个人贫穷还整天怨天尤人,那就穷一辈子都没希望。因为这种人,不但没钱,精神还low。

      现在的一些自以为穷的社会主义巨婴症患者,因为穷,就认为自己先天具有谴责富人的权力了。整天骂骂咧咧,怨天怨地怨空气,怨完苏修怨美帝。本来吧这也没啥,富人么,因为你富你就有原罪,被穷人骂几句权当交了“富人税”了。比如我,就特希望别人骂我一句“有钱了不起啊”。但问题是,好多穷人只专骂自己看不见的富人,看得见的接触得到的富人,他们又生怕自己对人家态度不好影响社会和谐。

      特么能不这么差别对待好吗?

      通宝推:mezhan,
    • 家园 棉妈论语别解(三十)

      道人善即是善

      【原文】 3·24 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仪为地名,封人是官名。木铎是木舌的铜铃,古代天子发布政令时摇它以召集人来听。仪这个地方的长官请求见孔子,他说:“凡是君子到这里来,我还没有错过一人呢。”孔子的随从学生于是引他去见了孔子。他出来后(对孔子的学生们)说:“你们几位何必为礼崩乐坏而发愁呢?天下纷乱这么久了,上天终于派孔夫子来规范秩序了。”

      这一小节,不是某人说,某人对曰。是讲一个小故事来证明孔子的伟大。仪封人要见孔子,门人大概还有些犹豫给不给他见。于是仪封人说,请给我见吧,我不想错过一次见到圣人的机会。这是说服人的艺术。一般的翻译语气都很强硬,好像仪封人态度很不好,到了我的地盘,还没有不给见的呢。这哪里是请见,分明是强见么。所以这么翻译是不对的,至少没教会小孩子要好好说话。

      仪封人见了孔子之后,说了什么我们不得而知,就是知道他对孔子推崇至极,认为孔夫子就是上天派下来规范统治秩序的人。

      我们要从这一小节学什么呢?学怎么赞美别人。自己说赞美对方的话最好是转述别人的溢美之词,自然又和谐,皆大欢喜。道人善即是善么!转述别人的好话,即不显得谄媚,又替别人种了善因。

      【原文】 3·25 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

      孔子评价“韶”这一乐舞时说:“艺术形式美极了,内容也非常好。”谈到“武”这一乐舞时说:“艺术形式很美了,但内容却要差一些。”

      这里孔子谈论的重点不是形式与内容的结合,他要说的问题是“乐”应当怎样为统治阶级服务。也就是说,孔子评价“乐”的好坏,首先看的是“乐”对民众的教化之功。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孔子说“韶”好 ,形式和内容都好,韶是赞美尧舜天下承平的。而“武”,形式美了,内容却不咋样。“武”是赞美周武王出兵的礼乐,宣传打仗总是不好的么,孔子怕是怕有人有样学样,搞不好哪一天也有诸侯兴兵伐周。即便没有伐周,当时诸侯兴兵讨伐别的诸侯也不稀奇,所以孔子觉得演奏这样的礼乐,政治高度不够。

      写到这想起来,所有搞文化宣传的人,都应该认真学习主席《延安文艺座谈会的上的讲话》。学好了这个讲话,才能保证宣传内容的政治正确。

      【原文】 3·26 子曰:“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孔子说:“居于执政地位的人,内心不能宽厚待人,举行各种仪式的时候内心缺乏崇敬,甚至参加丧礼时都没有悲哀的神色,真是让人看不下去啊!”

      这是孔子对某些居于上位的统治者提出的批评。小剧场应当是这样的:

      或曰:其上之礼,观之若何?翻译成白话就是您老人家看看某某大人物在“礼”的方面做的怎么样啊?

      不问还好,这一问孔夫子气不打一处来,那个家伙,对人内心不宽厚,对列祖列宗缺乏敬畏,连参加葬礼都不肯装装样子,这种情况我还有啥看的?

      这一小节做了结尾,大概意即礼之不兴,最根本的源头还在于上位者的态度。上位者自己都表现成这样,还怎么克己复礼?这天下,估计也快没啥看头了。孔夫子又一次发起了牢骚。

      差点忘了这一小节怎么和拼职场联系在一起了。要说忠告也有,那就是

      坐主席台的人,开会千万别玩手机!

      坐主席台的人,开会千万别玩手机!

      坐主席台的人,开会千万别玩手机!

      否则坐下面的人,何以观之哉!

      通宝推:mezhan,
    • 家园 半部论语

      读了这三句话,真的觉得“半部论语”是有可能的。

      其他的不说了,我感觉这三句话还有一个妙处就是,看上去好像说了三个不同的题目,实际上却暗暗的互相关联。

      “学,而时习之”,点出了从个人层面,提高能力水平的关键。然后,立刻跳到“有朋”,个人学习之后水平涨,难免眼高过顶独来独往,夫子提醒大家,同道朋友的重要性,即人的社会性。

      最妙的是最后”人不知“,即使你学习好,朋友给力,可是大多数人,还不会和你同道,甚至根本就不知道你,肿么办?”不愠“ - 在夫子的眼里,做君子的要求,好像并不高,可是大家能不能真正做到呢?

    • 家园 首先还是有必要先夸一夸棉她妈,真是难得,深入思考,

      有自己的想法,而且还能做到长篇大论以成文,尤其难得。

    • 家园 棉妈论语别解(二十九)

      我可以说,你们不可以说

      【原文】 3·22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或曰:“管仲俭乎?”曰:“管氏有三归,官事不摄,焉得俭?”“然则管仲知礼乎?”曰:“邦君树塞门,管氏亦树塞门;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管氏亦有反坫。管氏而知礼,孰不知礼?”

      管仲是齐桓公的宰相,辅助齐桓公成为诸侯的霸主,孔子对他的评价是很高的,这后文有表。

      这里孔子说:“管仲这个人的器量真是狭小呀!”有人问:“管仲节俭吗?”孔子说:“他有三处豪华的藏金府库,他家里的管事也是一人一职而不兼任,怎么谈得上节俭呢?”那人又问:“那么管仲知礼吗?”孔子回答:“国君大门口设立照壁,管仲在大门口也设立照壁。国君同别国国君举行会见时在堂上有放空酒杯的设备,管仲也有这样的设备。如果说管仲知礼,那么还有谁不知礼呢?”

      一码归一码,管仲不遵守周礼的某些规定,孔子该说还是要说的。这有点像啥?好比孔子说,我可以说某人不好,但是你们不能说。我说有我的理由,而你们能知道个啥!你们没有说他的资格。

      礼乐不分家,下面这一小节说的是合乎“礼”的要求的“乐”应该是什么样。

      【原文】 3·23 子语鲁大师乐,曰:“乐其可知也:始作,翕如也;从之,纯如也,皦如也,绎如也,以成。”

      这里的大师是乐官的官名,读太师。孔子评价鲁国乐官演奏的音乐时说:“演奏音乐的方法就是这样的啦:开始演奏,各种乐器合奏,声音让人兴奋热烈;乐曲展开下去,变得悠扬悦耳,音节分明,一直这样下去,最后成为一部完整地乐曲。”

      这一小节不仅表明了孔子对音乐的“礼”的要求,也反映了孔子的音乐思想和音乐欣赏水平。

      职场人应当尽量提高自己的音乐绘画等修养水平,学会欣赏美的东西。凡艺术类的东西,可以不会,但要会听会看。这样偶尔与人谈论起来才不会如鸭子听雷。或者说至少人家有观点看法你得适当的充个外行捧捧场吧?充个外行做无限崇拜状,那也是需要一定底子的。否则拍马屁拍马蹄子上、或者隔靴搔痒让人觉得你崇拜得不够,沟通效果也是会大打折扣滴!

      写这段话忽然想起来当年看的电影《人生》,为了突出高加林与刘巧珍没有共同话题,高加林和女记者可以谈理想,谈文学,而刘巧珍和高加林就只能说说小猪生了几只猪娃。虽然现在知道过日子谈谈猪娃也可以过得很好,但当时的感觉,

      通宝推:桥上,mezhan,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