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敝帚自珍)

主题:棉妈论语别解 -- 王小棉她妈

共:💬190 🌺1176 🌵2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 家园 棉妈论语别解(二十八)

      不说难听话会死吗?

      【原文】 3·19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定公是鲁国国君,姓姬名宋,定是谥号。

      鲁定公问孔子:“君主使用臣下,臣子事奉君主,都应该怎么做呢?”孔子回答说:“君主应该按照礼的要求去使用臣子,臣子应该以忠的态度来事奉君主。”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是孔子君臣之礼的主要内容。《论语》通篇看来,孔子倒是不要求作为臣子的“愚忠”。臣下的“忠”要建立在君主的“礼”之上。只有君主做到了对臣子“守礼”,臣下才需要全心全意尽忠。

      其实这也是个立场问题。后世的“愚忠、死忠” 是作为绝对统治者皇帝们对大臣的要求。站在大臣们的立场上一般还是先保小命要紧。孔子站在臣子的立场上,总不能说比干被杀是活该,当了比干,就要有被纣王杀死的自觉。所以他阐明,臣下的尽忠是要有条件的,那就是君主要对臣下守礼,要有约束,不能为所欲为。

      邦无道,臣子自然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选择怎么做,否则就不会有后文孔子对隐逸之人的赞美。

      【原文】 3·20 子曰:“《关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关睢》是《诗经》的第一篇。此篇写一君子“追求”淑女思念时的忧思,以及结婚时“钟鼓乐之,琴瑟友之”的欢乐场景。

      孔子说:“《关睢》这篇诗,快乐而不让人沉迷其中,忧愁而不使人精神肉体受到损害。”

      孔子对《诗经》的评价是思无邪。这里拿《关睢》这首诗举例子是想要表达什么呢?我认为孔子要表达的意思是举行礼的仪式的一个情感标准: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欢乐也好,哀戚也好,都不要过分,过分的快乐与哀伤都会破坏礼的仪式的庄严肃穆感,反而达不到原来“礼”的目的。

      比如咱参加同学聚会,高兴是吧,高兴。但你也不能高兴过头了,喝多了,然后大家就自己想象吧。清明祭奠亲人,心里追思感怀这些都可以有,但是如果伤心太过大病不起,真性情倒是真性情了,但是哈,总觉不大合适,因为不合礼。

      所以孔子提倡的礼在各个方面讲究的都是适可而止。

      至于说“乐而不淫”把“淫”字解释成放荡与淫荡之类的,我也只能说“没文化真可怕!”

      【原文】 3·21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祭祀土神的庙也称社,宰我是孔子的学生。鲁哀公问宰我,土地神的神主应该用什么树木,宰我回答:“夏朝用松树,商朝用柏树,周朝用栗树。后来宰我又解释说,用栗树的意思是使老百姓战栗。”孔子听到后说:“已经做完的事不用提意见了,已经去做的事就不用再去劝阻了,已经过去很久的事也不必再追究了。”

      鲁哀公问宰我一个种树的问题,宰我应当就事论事地回答鲁哀公。偏他多嘴说了句“使民战栗”,这下孔子不高兴了。

      为啥不高兴?首先说宰我跟人说人家祖宗做事不地道,任谁也高兴不起来。尤其是对君主,不迁怒降罪已经是仁慈的了。无论是作为君子还是做为臣下,都不能说话揭人家的短。这本身就是一种失礼的行为。再有,君子讷于言,少说话就没错。就是说话,也该知道什么事该说什么事不该说。

      于是孔子举了三个例子说明啥话不能说。成事不说,这里的说,应当读“睡”是游说、劝说、说服的意思。已经做完的事情就不要再想着说服别人证明自己正确了,那还有什么用,事情本身没有阻止,再说难道是为了显示自己英明神武吗?找死么!遂事不谏,这里的遂事,我理解是已经开始做了的事情,有没有结束不一定,反正已经开始做了,还开工没有回头箭。君主或者家主已经做了这样的事,那就不要再去劝阻了。谏,可以理解为建议停止。已经开始了,劝阻已经没有意义了,看看怎么能补救就怎么补救吧,埋怨君主不该做某事也是没有意义的。既往不咎,往事,就是以前的事情了。以前的事情,过去了就过去了,错的也好对的也罢就不要揪着不放了。即便是要总结经验教训,那也得对事不对人。

      这也是“礼”!

      我经常给学生说,所谓的情商高,最低标准就是不让别人难堪。而让别人难堪,并不是取决于没做什么,更多的时候取决于你做错了什么。会做错什么呢?就是说错话。所以,有没有本事放一边,一个人要是过得不好,一定是没有管住自己的嘴,坏话说的太多了。

      某些人就该经常被教育:“不说难听话你会死啊”!

      通宝推:mezhan,
    • 家园 棉妈论语别解(二十七)

      没文化真可怕!

      【原文】 3·17 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

      这一小节说的是孔子对于礼仪形式的坚持!

      子贡提出去掉每月初一日告朔用的活羊。孔子说:“赐,你爱惜那只羊,我却爱惜那种礼。”

      按照周礼的规定,周天子每年秋冬之际,就把第二年的历书颁给诸侯,诸侯把历书放在祖庙里,每月初一日来到祖庙,杀一只活羊祭庙,表示每月听政的开始。当时,鲁国君主已不亲自去“告朔”,“告朔”已经没人重视了。正因如此,子贡才提出去掉“饩羊”。

      子贡的意思,反正也没人重视“告朔”礼了,干脆把活羊也省下来吧。老师原来不是也说过“礼之本,与其奢也,宁俭”么!

      没想到孔子这回不表扬子贡了,他反驳子贡说,你想到的也就是那只羊了,我却觉得那只羊一定得保留,这是为了维护礼的基本仪式。

      这句话再解读下来是说,礼的基本仪式保留下来,礼的精神才能传承下来。礼仪繁复,是为了最大限度地表现人对万事万物以及祖先先贤的敬畏与敬仰。礼之本的俭,是减少没必要的铺张浪费,并不是要减掉一些必要的礼仪形式。否则,今天你减掉这个环节,明天再有人减掉另一些环节,那最后成什么了呢?

      那最后成什么了呢?就是下面说的

      【原文】 3·18 子曰:“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这句话既解释前文为什么“我爱其礼”,也有孔子的小抱怨。

      孔子说:“我在君主面前完全按照周礼的规定去做,别人却认为我是诌媚。”

      更口语化的白话文是这样的:“妈的,我见君主明明是按周礼的规矩去做的,他们偏说我谄媚事君,没文化真可怕!所以,子贡你看,有些礼仪形式是不能简化的,因为简化到最后,看看老师我的下场。”

      是什么原因搞的孔子“尽礼”却变成“谄媚”了呢?就是因为仪式简化到最后, 真品成了赝品,李逵成了李鬼。

      通宝推:mezhan,
    • 家园 棉妈论语别解(二十六)

      尽心是礼!

      【原文】 3·14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二代指的是夏代和商代。孔子说 :“周朝的礼仪制度借鉴于夏、商二代,是多么丰富多彩啊。我遵从周朝的制度。”

      这句话放在这里是干什么的呢?其实是解释下文孔子行为的。孔了对夏商二代的礼仪制度很熟悉,前面说了能言之么,但是他同时也认为,礼仪制度在历史发展部过程中是有所损益的,到了周朝,那就要尊崇周礼。前面或问禘之说他明明知道却说不知道,就是不想再变回去了。看不下去是看不下去的,但他不会违背历史的潮流。以下三小段连在一起看语意才能完整。

      这里的吾从周,解释了下文为什么孔子要“入太庙,每事问”。

      【原文】 3·15 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人之子知礼乎?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

      太庙是君主的祖庙,鲁国的太庙里供奉的是周朝的先祖。太庙不是公共游乐场所,逢年过节需要祭祀的时候还是要有资格的人才能进入太庙。这是大前提,孔子不是去参观游览的。再有一个,这里孔子应当是主持祭祀的官员或者至少是承担着与主祭相关的重要任务,因此需凡事谨慎。因为从众就不需要“每事问”,跟着做就是了。

      孔子到太庙参加祭祀典礼的时候(生怕行差踏错失礼),因此每件事都要问具体该怎么做。于是有人说:“谁说诹人叔粱纥的儿子懂得礼呀,他到了太庙里,什么事都要问别人。”孔子听到此话后说:“这才是知礼呀!”

      这应该是孔子早年时发生的事!当时孔子对夏礼殷礼非常熟悉,反而对周礼的某些细节拿不准,所以他来到祭祀周公的太庙里每件事都要问别人该怎么做或者是自己做得对不对。也因此,有人就对他是否真的懂礼表示怀疑。这一段说明孔子遵从周礼,而对于自己非常熟悉的夏礼殷礼并不以“礼”学专家自居,而是虚心向人请教周礼该怎么做(吾从周)。至于别人质疑他是否懂礼,孔子解释说,问清楚不出错才是真正的知礼啊。

      大家想想,如果孔子按照古礼来做,自然他有他的理由,但其实是非常失礼的行为,为了显示自己的博学而没有对周朝祖先表示出应有的敬畏。再说谁到东家去祭拜都得遵守东家的规矩才对,你用西家的规矩去祭拜,本身就是不尊重么。

      【原文】 3·16 子曰:“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古之道也。”

      这段话很好翻译。孔子说:“比赛射箭,(比的是射没射中靶心)而不是比箭穿没穿透靶子,因为这时候不是比个人力气的大小。自古道理就是这样的。”

      “射”是君子六艺之一。孔子在这里是进一步举例子说明“每事问才是礼也”。 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比如射箭,大家比的是谁射得准,不是比谁力气大。我在太庙里,不能为了怕人家说啥也不懂丢面子就啥也不问,最后礼仪出了错那才是大大的失礼,大大的丢面子。在太庙不是跟人比谁更懂得周朝礼仪的时候,做事要抓住重点。说了这些还不够,他老人家又找古人给背书,所以用“古之道也”来做结语。

      其实职场也是一样,很多时候顾此失彼就是没搞清楚重点是什么。毛主席的矛盾论告诉我们,矛盾无处不在,矛盾推动事物的发生发展。但是,不能因为工作生活中到处都是矛盾而放弃斗争。而要想干好革命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

      有些人一涉及到各方面的利益冲突总是说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于是就表现为患得患失。其实有什么不知道怎么办的,该咋办都写在党纪国法、写在公司的规章制度里了。忘记自己的一点小心思,那没什么不知道咋办的。

      所谓患得患失,实质就是做事前把自己的小利益摆在了国家集体企业部门的大利益的前面来考虑了。

      孔子要是先考虑自己“知礼”的名声,自然不会“每事问”。其结果呢?那就不好说了对吧。

      再有,质疑孔子“每事问”的人,也是心态有问题,或者说做人格局太小了,因为他看不到孔子内心的恭谨反而质疑孔子的“知礼”名声。

      有时候一个人暴露自己思想境界的并不是他的某些行为,反而是他对某人某事的看法。网上的人谁认识谁呀,但认真看某人的回帖就可以判定其思想高度和政治水平。所以职场人,水平如果自认不是很高,尽量少评价他人。因为在公司里,你怎么评价他人也是他人评价你的一个参照。

      通宝推:mezhan,
    • 家园 棉妈论语别解(二十五)

      有些事情必须亲自做

      【原文】 3·12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本篇的内容既强调了礼的精神,又强调了礼的形式。这里讲的是礼的精神内涵与外在表现形式的统一。

      祭祀祖先就应当像祖先真在面前一样的恭敬,祭祀神灵就应当像神灵真在面前一样的敬畏。孔子说:“我如果不亲自参加祭祀,那就跟没有祭祀过一样。”

      所以,祭祀这种事情,一定要亲自参与才算数,别人是代替不了的。

      比如我们见朋友,那就得自己亲眼见了才算是见,有些事情是别人代替不了的。如果一些事情让别人代替,那就是心不诚,别人也会感知到你对人家的轻慢心理。

      比如我每到元旦春节就提醒同学们,过年如果要发拜年短信,就一定是自己亲手编发,前面要有被祝福人的名字或尊称,后面一定要有署名,一定是自己的名字或者谦称。短信一定要自己编,不要转发网上的段子。最好编发的短信里有自己对对方的真诚的感谢。如果做不到,不发也没关系,尤其是上班以后,大过年的,人家领导也不一定记得你。但是,如果你发了个转发的短信,然后还是群发的,那领导或者曾经帮助过你的人就会记得你了:哦,我原来在他心目中连亲自动手编发一条短信的分量都没有啊,这是完全把我当路人甲呢。那过完年以后可以想见,人家也一样会把你当路人甲,路人乙,帮助过你的人也不会再帮你了。

      反正我对过年时不是专门发给我的短信一律不回。又不是专门发给我的,不过顺手罢了,干嘛要回?正忙着打麻将呢!

      【原文】 3·13 王孙贾问曰:“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子曰:“不然。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王孙贾是卫灵公的大臣,当时在卫国很有权势。《史记》有载这个对话的场景。是王孙贾看孔子在卫国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却只去说服卫灵公一个人,心里有点醋,觉得孔子没有拿他当回事儿。于是有一天堵住孔子问这个问题。

      王孙贾问孔子:“(人家都说)与其奉承奥神,不如奉承灶神。这话是什么意思?”孔子说:“不是这样的。如果得罪了上天,那就没有地方可以祷告了或者说到哪里祷告都有用了。”这里的奥神是主家神,隐喻国君卫灵公,灶神是灶王爷,管吃饭的,这里隐喻王孙贾自己。

      从字面上看,王孙贾问的是一句俗语,比较贴切的用现在的俗话讲就是“县官不如现管”,实际上王孙贾是在问孔子,你不知道“县官不如现管”吗?在卫国想要做事情去找卫灵公还不如来找我们这些权臣了。这话软硬兼施,于是孔子的回答也一样是绵里藏针:“我肯定不会去找你们的。我找你们去做事首先就违背了礼,那还推行个什么“以礼制国”啊!再有啊,你这样做是违背礼的,小心以后自食恶果,哭都没地方哭去!”这个获罪于天有两方面的含义,我去找你就是获罪于天,违背天道,你这么嚣张,干涉国君的政治事务,一样是获罪于天,少来管我,还是自求多福吧!

      这段话对于职场人尤其是会计人是非常具有职场指导意义的。

      很多人都会因为囿于个人所处的位置认为县官不如现管而与人同流合污,或者屈从于小团体的利益而损害大团体的利益,许多人都觉得自己的是无可奈何没法子,其实实质是心里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和是非观。作为一个人,无论什么理由都不能损害企业的利益或者国家人民的利益,底线便是不能触犯党纪国法。损害了,便是获罪于天,无所祷也!

      网上还有人同情祁同伟,认为他也是没办法。他有什么没法子的?他都触犯党纪国法了,就为了一己之私。要是他值得同情,那乞丐天然就具有抢劫他人的道德立场:我穷啊,都是这个社会不公平才让我穷的啊,我抢劫你有什么错啊,错也是政府的错,全社会的错啊!

      通宝推:mezhan,
    • 家园 棉妈论语别解(二十四)

      礼学大家的牢骚

      【原文】 3·9 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

      这段话没有歧义。孔子说:“夏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是它的后代)杞国的礼不足以证明我的话;殷朝的礼,我能说出来,(但它的后代)宋国的礼不足以证明我的话。这都是由于文字资料和熟悉夏礼和殷礼的人不足的缘故。如果足够的话,那么我就可以证明自己所说的话是正确的了。”

      这一段话表明孔子对自己掌握夏商周代的礼仪制度的自信。这段话是他在哀叹没有什么文字或者熟悉这方面知识的人能在这方面证明他是对的。

      孔子希望人们都能恪守各种礼的规范,当时僭礼的人实在太多了他却拿不出证据来批评这些人做的不对,所以他发了牢骚。

      下面这句话也是发牢骚。

      【原文】 3·10 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

      孔子说:“对于行禘礼的仪式,从第一次献酒以后,我就不愿意看了。”

      为啥不愿意看呢?是因为孔子对夏礼殷礼太熟悉了,一看这个仪式开头还好,往后越来越不成样子,和前朝的仪式不一样,在他看来简直是瞎胡搞,所以他说他看不下去了。要是完全不懂的人,那还不是一路看下去都会觉得挺好的呀!

      这里得说,所有的各种古代仪式都有一个渐变的过程。现在的“祭孔”大典给某些文化人看来也是一样看不下去。

      【原文】 3·11 或问禘之说,子曰:“不知也。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指其掌。

      承前句。前面孔子说“哎呀,那个禘礼真是叫人没法看啊!”下面接着就有人问了,那您老人家来说说禘礼究竟是咋回事呗?

      所以这一小节翻译成白话文也简单:有人问孔子“禘礼”到底该怎样做,孔子回答说:“我不知道,这天底下应当知道这个“禘礼”的人,这不明摆着的嘛!”说着还指了指自己的手掌。

      我看这句话的时候,总感觉孔子说这话也是有点小赌气:不知道,少问我,该问谁问谁去,这天底下应该通晓这个礼仪的人可不是我,至于是谁,这不明摆着的么!

      那么孔子到底知道不知道呢?当然是知道的。因为前文已经说过了“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能言夏礼殷礼,禘礼当然也是知道该怎么做的。

      那为什么孔子还不说呢?原因也在前面说过了“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徵之矣。”因为孔夫子无法证明自己说的“禘礼”最正宗。证明不了,说了也白说。再说,孔子处事的态度是“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人家已经那么做了,再说三道四于事无补,还损害了主持仪式和参加仪式的人的公众威信,所以,不说也罢。这也是孔子自己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诸版本都把最后一句“知其说者之于天下也,其如示诸斯乎!”翻成“谁能懂得禘祭的道理,治天下就容易了。”进而解读为“谁懂得禘祭的规定,谁就可以归复紊乱的“礼”了”。我当时没看翻译直接读原文的时候,就是照着自己的理解来的,就看一老人家在那里赌气说该问谁问谁去,真没读出书面翻译的意思来。

      通宝推:mezhan,
    • 家园 棉妈论语别解(二十三)

      争与不争

      【原文】 3·7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射”为君子六亿之一。 夫子“温良恭俭让”,不与人争,除了比赛射箭。不过即使是射箭比赛,那也是君子之争。

      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与别人争的事情。如果有的话,那就是射箭比赛了。比赛时,先相互作揖谦让,然后上场。射完后,又相互作揖再退下来,然后登堂喝酒。这就是君子之争 ”

      这里讲的是“射礼”。射礼后面也有表述,就是“射不主皮”句。

      这句话里面的君子无所争,其实说的是君子不争小利。想当君子本身就是一种“争”,只不过争的是道,争的是义。孔子收弟子三千,奔走于诸侯之间,都是在争。这个争,为的是维护一定的统治秩序。

      在职场上,我看不得的一种人就是以“不争”的托词不好好干活儿。要我说,把工作做好了才有资格争利益,争待遇。不好好干活的人,连争的资格都没有,他们怎么好意思说自己“不争”呢?

      【原文】 3·8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子夏问孔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这是说在素描上再描画颜色”子夏又问:“那么,是不是说先要有礼的精神后面才强调礼的仪式呢?”孔子说:“商,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

      诗经里的诗句,有时候一翻译就把意思限定了,反而不美。所以引用诗歌不翻译也好。我查《诗经。》里只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两句,并没有“素以为绚兮”这句,猜这句应当是读《诗经》的人自己加上去作为解释的。我理解这句解释的意思是“‘笑容甜美好看,双目顾盼生辉’,即使不化妆容也光彩照人啊!”

      子夏问老师,除了字面意思还有什么含义吗?孔子说,当然有,“绘事后素”。曾有人长篇大论引经据典说素不是白底子,是指的素描画。我觉得这个可以有,但是,孔夫子到底要表达什么呢?子夏又怎么从“绘事后素”四个字领会“礼在后”呢?

      我脑洞大开,子夏诵读的诗句在孔子来看是为有了内心的情感所以才会有外在的生动的表情。孔子说绘事后素,大概原意是“因为白描不够好看才需要彩绘,(有了内心的真情实感,表情非常美丽了,就不需要画彩妆了)”。所以子夏立刻领悟到:只要内心有了礼的精神,也就是尊崇忠孝仁义,外在的“礼仪”自然就做的好了。子夏问“礼后乎?” 是问老师,您的意思是人们先要内心有守礼的精神然后再按照礼仪规范去做才对是吧!。孔夫子一听这话,可不是么,这样解释恰合我心。于是表扬了子夏同学。

      那么这段话的中心思想还是说是礼仪只是外在的表现形式,做得好也并不算真的好。之所以规定各种繁复的礼仪制度,其实是为了强化内心礼的精神。如果内心自有“忠孝仁义”的道德观,礼仪自然就好了。

      那么孔子为什么有时候还要特别强调仪式的重要性呢?我觉得这也不矛盾。内在的情感有时还需要通过外的某些形式表现出来。绘事后素,是因为“素”有时无法表现出某些内涵,所以才需要格外描绘。

      把素理解为礼的内涵,绘解释成礼的形式,这说明的是同样的道理,因此都可有。

      通宝推:mezhan,
    • 家园 古文是万能的

      主要原因就是多义性。每个字都可能有几十个含义,每个含义都包罗万象。那么十几个字的组合,几乎就有无限种解释了。所以随便一个古文经典都是万能的。比如我说一句话,刻在石板上:如果A,那么B。一个落地秀才说,A是给考官送礼,B是中举,他成功了,就会说多亏南宫长万的金句。而另一个落地秀才说,A是发奋读书,B是中举,他成功了,还会说多亏南宫长万的金句。这两个人就可以创办两个南宫学流派互相斗争。

      • 家园 古文字的多义性不在于“几乎有无限种解释"

        无限种解释的原因是解释的人很多不理解本意造成的,并不是当时语言本身的”几十种含义”。这个事要是不弄清楚,棉她妈这栋楼白盖了。

    • 家园 棉妈论语别解(二十二)

      内心的外在表达

      【原文】 3·4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林放是鲁国人。有说是孔子的学生,也有说不是的。这个关系不大,关键是这个人问,孔子答,通过问答表明孔子对礼的根本认识。

      林放问什么是礼的根本。孔子回答说:“这个问题问的好啊,就礼节仪式的一般情况而言,与其奢侈,不如节俭;就丧礼而言,与其面色哀戚,不如内心真正哀伤。”

      这里孔子的意思很明白,仪式是表达礼的重要形式,但礼的根本反而不在形式而在内心。如果只是外表做做样子,那就违背了礼的精神。礼仪俭朴但内心尊崇,并不会损害礼的庄严。同样,丧尽礼讲的也是内心和感情上的哀戚,真正的失去亲人的哀痛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原文】 3·5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据说这话是大汉族主义的源头,反映了孔子思想中的强烈的“夷夏观”,导致后世的儒者都看不起南蛮北夷。我倒觉得孔夫子说这话的时候应当没想这么多。他也就是话赶话秀秀华夏文明“礼”的优越感罢了。至于说这话的前因后果,书里不记载,大家当然就不知道了。于是后人便断章取义,夫子自己么,因为这个都快成了背锅专业户了。

      我猜这个小剧场对话上一句应当是,或曰:夷狄亦有君,其礼若何?然后孔子回答了这么一句。

      孔子的本意是夷狄现在虽然有君主,也只是有形式上的等级制度罢了,他们还没有形成完备的礼仪制度用来规范人们的各种行为。不如诸夏之亡也。如果按照字面意思反而好理解了,就是说他们都不如夏商等灭亡了的国家还有一套礼仪制度流传下来。即便把亡解成无,这话也说得通。

      总而言之,这里重点说的是礼的传承,不是比较夷狄与华夏有没有君主的优劣。 把这句解释成孔子说:“夷狄虽然有君主,还不如华夏诸国没有君主呢。”这话语义并没有表达完整,补充完整应当是“夷狄虽然有君主(却没有相应的礼仪制度),还不如华夏诸国(即使)没有君主了,(都还有礼仪制度流传下来)”。

      人都有死,王朝亦有更替,文化能够传承才具有历史意义。孔夫子就是感叹这个罢了,哪里有歧视少数民族的意思!

      【原文】 3·6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季孙氏要去祭祀泰山。孔子对冉有说:“你能不能劝阻他呢?”冉有说:“不能。”孔子说:“唉!难道说泰山神还不如林放知礼吗?”

      祭祀泰山是天子和诸侯的专权,季孙氏只是鲁国的大夫,他竟然也去祭祀泰山,所以孔子认为这是“僭礼”行径。我觉得上一篇“非其鬼而祭之,谄也”可能说的就是这件事。而“见义不为,无勇也”这挨骂也有冉有的份儿。

      最后一句,“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这话该怎么理解呢?书上就解释成“唉,难道说泰山神灵还不如林放知礼吗?” ,其实解释到这里语义并没有解完。我认为这话的真正语义是孔子让冉有传话给季孙氏:“泰山的神灵认为你去祭祀他是“僭礼”的行为,他是不会接受的,你去也是白去。泰山的神灵是不会保佑你的,也许还会降罪于你。”

      祭祀泰山上达于天。天道是要维护礼制的。曾谓句是反过来的肯定句,肯定泰山的神灵一定是比林放还知礼的。知礼,便不会同意“季氏旅于泰山”。古人不是无神论者,所以孔夫子这话我理解有吓唬进而阻止季孙氏祭祀泰山行为的意思。

      通宝推:mezhan,
      • 家园 实在看不下去了,随意发挥那不叫解论语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这段话的意思是,林放问孔丘礼的本质是什么?孔丘说:“啊,你这个问题问的太大了。礼,从其形式来说,与其形式铺张,宁可遵从制度进行约束。丧事,与其形式轻率怠慢,宁可仪式悲戚肃穆。

        在这里,大,不是重大伟大之意。大,就是大。而奢者张也,奢不做奢侈解释,奢的原意就是铺张,形式夸张。俭,不做节俭解释。俭者,约也,约者,缠束也。易,在这里做轻率怠慢的意思,戚,悲戚肃穆。

        也就是说,孔丘这个人,不喜欢形式夸张的礼仪,更反对轻率怠慢地办丧事,凡事都讲究一个制度。对于孔丘来说,礼仪就是制度的表现形式,任何礼仪包括丧事,都要按制度办,要以制度约束。

        孔丘在这里告诉林放,不要问题问那么大,礼,就是从制度和细节反应出来的,不是形而上的东西。礼仪和丧事,都要按制度来,不要夸张也不要怠慢。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没那么多伟大意义,你上面的发挥,对于孔丘来说就是奢和易,不是俭,更不是礼。

        • 家园 你说的也有道理!
        • 家园 这话就不对了,我也可以说你是在随意发挥呢

          大家各说自己一家之言,你非说别人随意发挥,好像你的就一定不是发挥?再说了不随意发挥,难道还有标准化解释,只能听一家的?

          你的解释至少有一个问题:“易”和“戚”的关系问题。前一句奢和俭的关系很清楚,是明显对立的,“易”和“戚”,你解释为:轻率怠慢,悲戚肃穆,至少对立关系是不明显的。

          楼主的表面上vs内心里,这个对立关系至少更明确些

          而且头一句说宁俭勿奢,第二句说宁穆勿轻,不怕让人觉得冲突矛盾吗?

          • 家园 我当然有充足的理由说楼主随意发挥

            楼主的帖子号称解论语,那自然就应该在论语的原文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见解。那最基本的一点应该做到,也就是不扭曲孔丘的原话。那么,在这段话里孔丘的原话是什么呢?

            “丧,与其易,宁戚”

            我们在这里先不谈易是什么意思,戚,是哀戚之意,这个大家都没什么疑问。这句话楼主解释为:“就丧礼而言,与其面色哀戚,不如内心真正哀伤。”这完全就扭曲了孔丘的原话。孔丘的原话是宁可戚,也不易。是肯定戚,否定易,而在楼主这里变成了否定了戚。把孔丘的话改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这也叫解论语?

            至于在这里易是什么意思,易,有轻视怠慢之意。如:“易慢之心入之矣。——《礼记·乐记》”。上下文结合在一起,自然是,办丧事,与其轻视怠慢,不如悲戚肃穆。

            众所周知,儒家历来提倡厚葬,注重形式,孔丘作为儒学宗师,先秦时期周礼的集大成者。怎么可能说出丧礼上要重内容不重形式,后世提倡的薄葬之风话语呢?不重形式,本身就违反了周礼的制度。不重形式,本身就是轻视怠慢。就是孔丘口中的易。

    • 家园 论语不过是孔丘的只言片语的集合

      和毛主席语录一样,是碎片化的东西。脱离了具体的环境,把这些只言片语拎出来单独编成册,实际上就是把只言片语变成了教条主义圭臬。后人再去解这些只言片语,用教条主义解释教条主义,尤其是现代社会环境风俗习惯脱离先秦太远了,解这些东西,意义不大。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