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与梦

注册:2010-06-03 23:57:00
从五品下:朝散大夫|游击将军
💧7058
🌟491
💓46

家园

主题帖 / 5 上页 下页 末页
2010-08-19 05:34:58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7 ↓0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 老子在《道德经》中有不少关于如何治国的篇章,譬如第五十七、第五十八、第六十、第六十一、第八十章都是。在这些篇章中,老子以他一贯的清静无为的思想,对如何治理国家作了深刻的阐述。 我们先看看第五十七章。这一章中,老子一开始就说 ...
2010-08-10 01:09:21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祸福的异同 ↑5 ↓0
祸福的异同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是老子在《道德经》第五十八章中的名言,大概也可算作是《道德经》中流传最广而又难得不受人诟病的一句名言。这句话从古以来便得到普遍的认同,它的哲理极深,兑现率也极高,因此在世间流传极广,尽管很多人 ...
2010-08-08 00:28:18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闷闷和察察 ↑6 ↓0
闷闷和察察 老子时代的用语习惯和现代是有很大的不同。你看这标题,如果不知道是从《老子》中摘录的,现代人会以为是哪篇童话小说中人物的名字呢! 这是老子在《道德经》五十八章开始时的四句话:“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这四句也是在 ...
2010-07-31 02:06:19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知与不知 ↑4 ↓0
知与不知 老子在第七十一章中说:“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矣。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这一章十分简短,不算标点,才26个字,意思也很简捷明瞭,但一般人读来却不好理解,究其因,还是古文和老子语法的问题。 老子说得很清 ...
2010-07-30 05:02:30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道”和“学” ↑9 ↓0
“道”和“学” 老子在第四十八章中说了不太好理解的一段话:“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什么是“为学”?什么是“为道”?“为学”为什么“日益”?“为道”又为什么“日损”?这都是不太好回答的问题。 我觉得为学和为道中的 ...
2010-07-01 16:43:19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预测的实质 ↑3 ↓1
预测的实质 预测,顾名思义,是指预先测算尚未发生的事物。因此预测的实质便是:收集或捕捉宇宙中已经存在的信息,并据此以推测尚未发生的事态。 预测要正确,第一步是能否收集到正确而且充分的宇宙中已存在的有关信息。第二步则是对取得的信息进行诠释 ...
2010-06-29 18:20:49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8 ↓0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老子在《道德经》第六十四章中有这么几句话:“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这几句话用现代话说,就是:一般人做事,常常是在快成功时却失败了,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只有在任何情况下都像刚开始一样谨慎努 ...
2010-06-27 17:50:31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老子的“三宝” ↑5 ↓0
老子的“三宝” 老子在第六十七章中,专门提出了一个“三宝”的概念。他说:“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 这三样宝贝的概念 ...
2010-06-25 16:50:05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不足和有余 ↑5 ↓0
不足和有余 老子在第七十七章中说:“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这段话 ...
2010-06-23 04:48:49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道和万物 ↑2 ↓0
“道”和万物 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到“道”的地方很多。除了我在《老子的“道”》一文中解释过的第二十五章外,第四十二章的前一部份,也是老子对“道”的重要论述。原文是这样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
2010-06-21 16:37:16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知人和自知 ↑4 ↓0
知人和自知 老子在《道德经》第三十三章中,写道:“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这是《道德经》中最浅显易懂的篇章之一。但是字面上的浅显易懂不等于内含的深层次意义的显露。这 ...
2010-06-21 00:18:15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无为而无不为 ↑4 ↓0
无为而无不为 “无为而无不为”是老子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一个比较难于理解的概念。 初读《老子》时,我对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的解释是:“什么都不做,最终便什么都能做了。”因而腹诽曰:“痴人说梦!” 后来才知道,这种解释是完全错的。老子的“ ...
2010-06-19 04:51:40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谦虚和虚伪 ↑6 ↓0
谦虚和虚伪 我在《上善若水》和《知白守黑,神明自来。》中,说了老子的一种要求把自己置于最低地位,从而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人生观。这种思想在《道德经》中是随处可见的。譬如在《道德经》的第四十五章中,他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 ...
2010-06-17 22:59:53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知白守黑,神明自来。 ↑6 ↓0
知白守黑,神明自来。 老子在《道德经》第二十八章中,提出了一大堆“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的理论,其原话是:“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 ...
2010-06-16 01:09:35分页 全看 树展
🙂【原创】致虚极,守静笃。(二) ↑2 ↓0
致虚极,守静笃。(二) 如果理解了老子是在一种虚寂清明的状态下观察,那么他观察到的便是下面的:“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即万物在将生未生之际,都会还复到它的本源。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老子把这种回归本源的状态称之为“静”。“复命”指的是回归 ...
主题帖 / 5 上页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